浪漫非遗丨西兰姑娘撑着伞从亘古走向现在

    2023-09-17 17:46:24    作者     浏览量:435530

01.jpg

剪贴板01.jpg

古老的民间艺术

让岁月无声留痕

从亘古走向现在


撑一把伞,让岁月无声留痕

剪贴板02.jpg

  八月的夜,繁星点点,苍穹璀璨,为这炙热的夏夜平添几分凉气。饶是满眼星空,幻想着翌日的阳光是如何刺眼,却不料凌晨的瓢泼大雨,狂风呼号令人心悸。这样的天儿,我们这儿叫“跑暴”,形容的很贴切,来的快去的快,如同在跑。清晨的街,从窗台望去,不少五颜六色的“花朵”在街头涌动,有快有慢,煞是好看。

  透过雨雾,穿越前行,这些宛如花朵般的一把把撑开的伞,挡住风雨,护主人周全,向来对各式各样的伞情有独钟的我,忍不住去探索它的奥秘,了解它的全部。

剪贴板03.jpg

  伞,不是现代物件儿,早在春秋末年,鲁班的妻子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像“亭子”,收拢如棍,张开如盖,制成了最早的雨伞。后来,在纸出现以后,人们在伞纸上刷上桐油用来防水,文人雅士会在上油前在伞面上题诗作画,以遣情怀。《天工开物》中讲:“凡糊雨伞与油扇,皆用小皮纸”。后来到了唐朝传入日本,16世纪传入欧洲,18世纪发明了伞形齿轮。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伞的品种逐渐增多,不但油纸扇、布伞、尼龙伞、绸伞,还有折叠伞、安全伞等。伞成了人们生活的必备用品,同时又以满满的正能量激励人们前行。


一朵在指尖绽放千年的花

剪贴板04.jpg

  “清凉伞上微微雨,逸趣林中柳塘风”,在当下如此纷繁且绚丽的伞世界,我爱它胜过其他物件儿,狂风暴雨面前,它像是抵御风雨的铠甲,令人心安;酷暑骄阳下,它又像是孩童时身边姥姥蒲扇扇来的凉风,让人幸福。

  伞,纵观古今,无论是观赏性还是便利性,如乱花渐欲迷人眼般推出了太多,可偏偏有这样一款,初见之下便镌刻脑海,久久挥散不去。淡竹青青自带香,丝绸罩得梦飞扬。说的就是它——西湖绸伞,全称“西湖竹骨绸伞”。我认为伞的乐趣是它闲趣大于生活,在不用之时也能细细把玩,以作装饰,甚至收藏品味,方才乐趣十足。为何这把伞的闲趣比起功能更加惹眼,全是因为它太过于精美,以竹作骨,以绸张面,轻巧悦目,式样美观,携带方便,既可遮蔽阳光,又可作为装饰品,具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向来素有“西湖之花”的美誉。

剪贴板05.jpg

  历经多年的进步和积淀,西湖绸伞在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绸伞家族中最靓丽的一支。它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对精致生活的理解融入到伞中,又赋予它文化属性,很难让人不爱。你说这样一把精致又绝美的伞,谁舍得大雨天拿出去淋雨,更多的是观赏或拍照打卡必备,亦或是成为游客们的收藏把玩珍品。


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

剪贴板06.jpg

  一把伞能被冠以非遗之名,必然是经过了千锤万凿出深山的“历练”。如今,这把绸伞又迎来了新的生命,当文化间的碰撞迸发出绚烂的花火,国潮焕新的魅力尽在于此。这把伞,汇集了两大非遗文化,融非遗技艺和非遗织锦为一体,真正的民族匠心之作。

  当极具地域特色的非遗技艺和独特的江南风韵遇见鄂西土家族传承千年的民族记忆“西兰卡普”时,会爆发出怎样的东方神话,其中妙处不言而喻。

剪贴板07.jpg

(土家族西兰姑娘邓超予和西湖绸伞非遗传承人宋志明老师推出联名款非遗绸伞)

  这把绸伞以杭州本地独有的淡竹、杭州丝绸为原料,以土家族非遗“西兰卡普”织锦为图案,整个生产流程包括18道重要工序:选竹、伞骨加工、车木、伞面装饰、伞骨撇青、上架、串线、剪边、折伞、贴青、刮胶、装杆、包头装柄、穿花线、钉扣、修伞、检验、包装。每一道工序的技术标准都极其严格,可见对技术工人的技艺要求是很高的。

剪贴板08.jpg

剪贴板09.jpg

  除了复杂的工艺,它的装饰也极为用心,伞面用丝绸作面料,以刷花、彩绘和刺绣等技法为装饰。刷花以土家族“西兰卡普”元素为题材,采用多种套色。彩绘利用传统国画技法,在伞面上绘制土家族经典元素“凤穿牡丹”、“鸳鸯戏水”、“喜鹊闹梅”等内容,刺绣题材多样,工艺精细,鲜丽秀雅,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

剪贴板10.jpg

(土家族西兰姑娘邓超予深入学习研究织锦文化)

  可以说,作为这把非遗联名绸伞的精神所在,“西兰卡普”所带来的民族文化底蕴,将会让人们看到,优秀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在不断积极创新和发展。“西兰卡普”作为土家族瑰宝,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汉语俗称“土花铺盖”。

  土家织锦起始于商周,成熟在唐宋,明清臻于完美。自古以来,西兰卡普因其精美的手工制作技艺成为达官贵族和皇家的必备品。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家织锦连续获得国际博览会金质奖、全国美术百花奖金奖等荣誉。其中土家织锦《双阳雀》作为国礼,由总理赠送给访华的美国总统布什及夫人,从而使西兰卡普织锦蜚声国际。

剪贴板11.jpg

  著名工艺美术家李锦璐在《民间织花》中写到:"土家织锦与苗、傣、壮、瑶族织锦相比,在各方面更趋成熟,特别是艺术性,纹饰既抽象又有形;色彩上注重原色与复色的互补;对称结构贯穿整个画面”,评价甚高。享誉四海的湘西土家族艺术大师,画家黄永玉先生,对土家织锦爱不释手,他在北京和凤凰的家居中都陈列着织锦装饰。

  2006年,“黄永玉艺术博物馆”在吉首大学开馆,人们惊奇地发现,馆内除黄永玉自己的力作外,还有十副被放大的土家织锦,十分壮观,气魄宏大。

剪贴板12.jpg

  在2007年的中国非遗展会上,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观看了西兰卡普的工艺技法,对织锦及其文化内涵给予了极高评价,他感叹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人类文明只有代代相传,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只有相互交流,才能文物化成。”


东方美学,开合间尽展风彩

剪贴板13.jpg

  2017年,受“一带一路”国际电影周官方邀请,青年歌唱家,土家族姑娘邓超予以中法文化交流大使的身份出席戛纳电影节,身着一袭自己参与设计、改良且运用了大量西兰卡普元素的礼服“火凤凰”裙走上闭幕式红毯,将有着千年历史传承,独特工艺和美妙构图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在世界舞台。正是这一幕,聚焦中外媒体,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也因此被誉为“西兰姑娘”。

剪贴板14.jpg

  她在电影节发表双语演讲的现场,将织锦赠送给奥斯卡金奖获得者、法国国宝级女演员朱丽叶·比诺什,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及众多国际友人。邓超予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之所以选择了土家织锦,是觉得民族元素与时尚元素能碰撞出火花,红毯上可以更直观地展示中国民族文化之美,以后再有这样的机会,我肯定再次义不容辞的拿出中国最优秀的非遗文化,这是我作为一个土家族姑娘的骄傲,也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剪贴板15.jpg

剪贴板16.jpg

民族精粹,传至千家万户

剪贴板17.jpg

  从戛纳红毯转身,西兰姑娘邓超予身着土家服饰受邀央视节目和国家重大活动,在荧屏上大放异彩。

  西兰卡普,这一抹千年之美,从乡间田野走向摩登都市,从织布机上的经纬线组合成现代女性的时尚单品。

  五彩丝线,经纬之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光大,也是中国人文化自信自强的真实写照。

  西兰姑娘邓超予倡导:"让千年非遗之美走进你我生活!

剪贴板18.jpg

以非遗助力社会公益

剪贴板19.jpg

  2021年起,西兰姑娘邓超予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在民政部发起“予乐童行”300万公益助学,为每一位土家族孩子助力音乐梦想和非遗传承,并在9.9公益日成功举办"予乐童行”公益音乐会。超予说:"爱是给予,所以永远不会失去,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给予了多少,利他了多少,为社会,为人民真正做了多少事情,生命源源不断的能动力就源于奉献和无条件的爱。”超予承诺,此次,予见西兰姑娘与西湖稠伞非遗传承人宋老师推出联名款非遗稠伞,它的全部收益都将用于予乐童行公益助学与非遗传承计划。

剪贴板20.jpg

撑开的不仅是伞,也是新国潮

剪贴板21.jpg

  除了这把秀丽的非遗稠伞外,邓超予也推出了另外一件同样具有非遗文化属性的一把文创伞——“予见西兰姑娘”非遗伞。这把伞是由中国土家族文化推广大使,有着“西兰姑娘”之称的邓超予和东呈会联名推出的一款文创伞。

剪贴板22.jpg

剪贴板23.jpg

  这把文创伞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土家族西兰卡普独特的纹样进行设计,前文说过,伞的乐趣和实用。西湖稠伞的乐趣大于生活,而这把文创伞则是更偏向于生活。在拥有民族文化的内涵下,其经久耐用,质地上乘,是居家旅行必备良品。也是满足人们的多种消费需求。既能享受文化浸润的乐趣,也能兼顾到生活的便利,何乐不为。

剪贴板24.jpg

  弘扬非遗,文化传承,助力民生,这个世界正因为有像邓超予一样的人物,更觉人间值得。同样我相信,西兰姑娘也会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们,会启发千千万万个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去付之行动,去播散种子。

剪贴板25.jpg

  非遗,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植被,一个民族精神的血脉延续。每一项非遗都承载着一段回忆,印证着一段历史,一代代的匠人,将温度凝于双手,将匠心沉于热土,在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从现代文明中激发灵感,百转千回,薪火不灭。

  撑开的不止是一把伞,撑开的也是许多人的梦想。它教会我们保持专注,摆脱杂念,不与时间争锋,不与繁华争辉,如修长坚韧的伞骨般涵养清正,历练出内心的从容,伞面一针一线的修炼,是历史的长河涌现,是亘古到现代的文化碰撞,终成繁花流动的盛宴,很幸运,你我都是参与者,见证者。

  撑开一把伞,抬起一片天,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打一把伞,走在街头巷尾,广袤原野,走进人们的心中。西兰姑娘,让世界看见中国看见美。


发布:中经在线

编审:熊辉 王海珠

荐稿:王京忠

16507116977988511.png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者”,中经在线联合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京忠智库及各省市人民政府驻京办、各省市商协会、上市公司、500强企业、央企国企、各大金融机构资源,被誉为赋能经济“三驾马车+”超级集群综合赋能平台,“融媒体+商协会+专家智库+”联手发力,助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以独特的资源优势赋能企业发展!

165916895773206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