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的重要见证:少林寺宗法档案

 2024-11-10 12:00:19  浏览量:332673

00000000.jpg

剪贴板14.jpg

少林寺祖宗牌位图谱

文献遗产名称:少林寺宗法档案

文献形成年代:1273年至1932年

文献数量:177件

文献保存者:中国嵩山少林寺


  中经在线讯 少林寺宗法档案是少林寺僧团宗谱法脉传承制度的真实记录,以“少林寺祖宗牌位图谱”为核心,以60通碑刻及116座塔之塔铭为主体,形成了完整齐备的宗法谱系,呈现出少林寺赓续不辍的宗法传承。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作为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代表,它极大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在佛教本土化、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下,僧团组织逐步在与汉传佛教丛林制度相辅相成的基础上建设成型。元代,雪庭福裕祖师改革少林寺僧团制度,制定“七十字辈”(开始五字为福、慧、智、子、觉),形成了以剃度关系、法脉传承为主体的“宗法”秩序,使少林寺成为中国佛教界著名而稳定的“禅宗丛林”。少林寺宗法档案即是少林寺僧团组织及宗谱法脉本土化、建制化、中国化的代表性成果。


  其中,“少林寺祖宗牌位图谱”为清初编修、清晚期及民国续修。它遵循中国传统家族宗法制度,按照雪庭福裕“七十字辈”规定的宗法谱系详细记载了少林寺宗法系统的比丘名号,并注明相应高僧圆寂时间。此外,还仿照中国传统祖宗牌位图谱样式,展现出少林寺完整的宗法主干。该图谱由少林寺住持保管,世代相继。时至今日,“七十字辈”宗法谱系依旧在海内外传承不息,它是禅宗弟子寻求身份认同的珍贵凭据与精神纽带,也是少林寺在世界范围内的独特宗教组织架构,为少林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提供了重要依托。

剪贴板15.jpg

《宣授都僧省少林长老特赐光宗正法大禅师裕公塔》


  构成少林寺宗法档案的60通碑刻,作为少林寺宗法图谱修撰的早期成果,记载了从元至元年间(1264—1294)到明正德(1506—1521)、万历年间(1573—1620)、清嘉庆年间(1796—1820)数次宗谱修撰过程,是少林寺宗法谱系的有力证明。如元延祐元年(1314)《大元赠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晋国公少林开山光宗正法大禅师裕公之碑》中记述雪庭福裕创立“七十字辈”的事迹;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敕赐嵩山大少林禅寺住持曹洞正宗二十六代嗣祖沙门无言道禅师碑铭》碑阴刻有宗派图;清嘉庆七年(1802)《敕赐祖庭少林寺释氏源流五家宗派世谱之碑》详细梳理自菩提达摩创立禅宗以来,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5家宗派的源流。其他相关碑刻则记载了“门人”“小师”“副寺”等相关法系身份及职务信息,为补充、拓展少林寺宗法谱系提供了翔实的文献支撑。


  少林寺墓塔布局遵循宗法制度,作为重要的文献内容,其塔铭反映了少林寺宗法传承关系。如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矩公宗主之塔》是雪庭福裕下“惠”字辈宗主圆寂之后所立墓塔,是表明少林寺宗法制度如何承袭的直接证据。


  少林寺宗法档案是禅宗多元价值的实存形态,是汉传佛教独具特色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文化包容性的重要表征。其成功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融和碰撞,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


发布:中经在线

供稿: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室)业务指导司

编辑:侯晋平 房旭青

编审:熊 辉 王海珠

荐稿:王京忠

00.png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全称中国经济报道)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国家战略部署,由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森林康养建设工作委员会等百家权威机构联合共建,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担负着中国社科院成果中心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融媒体的职能,是一家公益性融媒体综合赋能平台——以“红色领引、小康经济建设、政府三招三引、推进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为企业产品走进国际市场开辟多边贸易”。始终坚持正能量,高唱主旋律,以“报道中国,影响世界;融合发展,共创未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企业发展”为办网宗旨。依托各大主流经济报刊社,整合3000多家网络媒体,300多家地方电视台,500多家海外媒体,形成覆盖全球的经济资讯交互合作机制。是专注于以经济信息合作为中心的产经资讯交互合作平台,也是面向全国以项目运营为主、媒体、政企、智库、商协会联动发展的开放型融媒体综合赋能平台,同时也是多家报刊社提供媒体支持的融媒体集群矩阵和产业智库资源平台。

16621841738895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