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 —— 我的首届学生个人摄影展

 2021-10-29 14:28:08  浏览量:8994801

  中国经济报道10月29日讯(熊辉 王海珠)北京电影学院 —— 我的首届学生郭子斌个人摄影展。

1.jpg

  郭子斌简介:山东聊城人,幼年家贫,跟随奶奶长大,从农村到城市后到北京求学。美术专业出身,曾先后做过门卫、保管员、美编、记者、广告公司经理,后因摄影作品获奖而到报社与电视台做特约记者与摄像师。首都求学期间曾四处谋生,曾参与不同的电影电视剧摄制组。后考入96级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兼修影视编导。并于1997年3 月21日至4月8日,在北京电影学院第一展厅举办本院有史以来的首届学生个人摄影展,获“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影展第一人”证书。

      同年又获北京电影学院第七届艺术节摄影专业组二等奖。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师协会高级摄影师及终身会员。2016年又被吸纳为国际摄影协会会员与国家摄影协会会员,拥有个人影音工作室,多年来曾在北京大使馆区、798及宋庄多次举办个人影展及联展。2016年荣获中国摄影年度人物奖,现北京中影兄弟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历任诸多新闻媒体及影视机构、报刊杂志社首席摄影师、CCTV栏目编导、制片主任及导演。


A, photographer Guo Zibin introduction.

Guo Zibin, Shandong people. Born in a village in southwest Shandong. Young home Poor, follow Grandma grew up, from the countryside to the city. Love art, has been a guard, custodian, the United States, reporters, advertising company manager, after the award for photography and television to do video. After coming to Beijing to make a living,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film and television crews. 96 Grade Beijing Film Academy photography department students, and Repair film and television director. The first student personal photography exhibition at the film Academy was awarded the first prize of the film Academy's Student Film Festival, which was awarded the Seventh Annual Art Festiv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He is a member of China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 a senior photographer and lifelong member of China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

2016 was also recruited as a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ic Association, China National Photographic member, for many years have been for the news media, film and television organizations and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to hire the chief photographer, has a personal audio-Visual Studio, now living in Beijing. And on May 12, 2010 set up their own film and television media company----Beijing Zhong Ying Brothers Culture Media Co., Ltd.

2.jpg

1.jpg

一、 北京电影学院 —— 首届学生个人摄影展

展出的我部分摄影作品

3.jpg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二、北京电影学院影展期间 —— 我和老师及同学们的合影

100.jpg

200.jpg

300.jpg

400.jpg

500.jpg

600.jpg

700.jpg

800.jpg

1000.jpg

1001.jpg

1002.jpg

1003.jpg

5000.jpg

6000.jpg

7000.jpg

1008.jpg

三、北京电影学院 —— 我的首届学生个人摄影展证书

1004.jpg

四、北京电影学院 —— 我第七届学生艺术节获奖证书

1005.jpg

五、北京电影学院 ——  老师和教授写给我摄影作品的影评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生命中的记忆之河

 — 评摄影组照:那条遥远无声的河流

  摄影艺术伴随着时代与科学技术的革命,艺术观念自然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为突出的是摄影从“化学时代”演进到“数字时代”,科学观念、工艺革命冲击着摄影作为记录功能和文献功能的自身属性,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抽象思维的观念性和私密性的影像表达。关于这一点实事求是地说,较之其它艺术门类,摄影在观念上的演变的确来得过于迟缓了。然而,无论是功能性,还是观念性;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万变不离其宗,艺术永远追求和表达的只有两个字——“记忆”,或是个人的记忆,或是时代的记忆;或是现实的记忆,或是内心的记忆。

  在今日中国向城市化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大多摄影作品与时代发展同步,体现着新都市文化兴起的记忆表达,其中不乏主观化、装饰化、广告化,即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市场化。在日趋形成的这种主流价值观的大潮下,偶然间,郭子斌的一组摄影作品《那条遥远无声的河流》呈现在众人面前,全景构图中的景色与人物,以质朴的风格显示出其自身魅力,与时下众多的摄影作品形成强烈的对比,其独特的距离感美令人漠然神凝。

  郭子斌出生于鲁西南的一个小乡村,自幼跟随奶奶长大。他从小酷爱美术、从农村走向城市后,曾先后做过警卫、美编、记者、电视台摄像、多部影视剧的美工、摄影及各类报刊杂志的首席摄影师等工作,迁移不定曾四处谋生。1986年以后,他的摄影作品在各类影展中连连获奖,后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95年后,他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再次就学,并于1997年3月21日至4月8日成功在北京电影学院第一展厅举办了学院有史以来首次学生个人摄影作品展,获“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影展第一人”证书。在电影学院第七届艺术节摄影展中,他的作品《童年》又获学院专业组二等奖。

  现在,郭子斌历经近二十年的辛苦打拼与积累,已拥有了初俱规模的个人影音工作室。他的梦想没变,虽说是物换星移、人已不惑,可子斌仍是时常梦萦故乡、难以忘怀,他说:“每次回家、我都会在秋季的土地上看到那些被剥去了颗粒又割去了头穗的玉米茬在风中颤抖…… 阳光洒在它们那些纷乱而随风摆动的叶子上,金子般的光点在如血黄昏的大背景下,像是在做最后的抚慰……”正是他的这种思乡与乡愁之情,成长的记忆,使他一次次以自己生活过的中国乡村乡土为背景,曾拍摄出许多优秀的图片与视频作品。

  生活,艺术的母亲,给了子斌激情与思想、变革的观念和创作的底气。在他的这组《那条遥远无声的河流》摄影作品中,子斌以一张张奶奶;奶奶和爷爷;奶奶、爷爷和叔叔,依次排开构成的一组图片,画面中人物眺望着那慢慢消失的遥远之河、落日黄昏和那条静寂之中流淌的河流,逆光中的画面光影逐渐形成的微妙变化,暗示出时间的内在流动与画面灵性。天与地、人与天﹑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在生命秩序与法则……。在这组摄影图片作品中,最具有审美冲击力的还要说是人物的古朴造型,近似于剪影的人物姿态和背影轮廓,或站立、或蹲下,其中散发出人与自然的相辅相成、纯朴的乡土情态及乡韵气息令人赞叹,质朴的古韵魅力甚至让人忽略了摄影技巧问题的存在。

  我从世界电影史与摄影史的研究中观察到,中国当代摄影艺术的诸多形式,即是创作者表现自己所感受到的客观世界及自我表达的内在媒介,但同时又是作品生命肌体的外在构成。当艺术家从心灵觉定的内容出发,找到了最恰切形式组合与表现的时候,那么这种形式表达中,就已经深深渗透了艺术创作者的精神意义与创作内涵。

  艺术家的心灵与情感必须表现在自己所要表现的形式之中,而这种形式又必须是心灵与本质和合的节奏。否则就是一堆垃圾……

  人类社会中各类艺术的发展。是一个由各种力量作用的场。又是裹携着各种社会矛盾的激流旋涡,包含着表面的平静、波澜与深层的暗流,就象那条遥远无声的、且无休无止亘古奔涌着的河流……

  子斌坚信“越是质朴的东西越接近美的本质”。然而,在他的这组《那条遥远无声的河流》摄影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质朴绝非是一种追求,而是发自于他内心的记忆与品质。他的这组图片可以延伸到让人去体会一首诗、一首古老歌谣和一个很长且沉重的故事与传说,这里没有矫饰,也不存在“瞬间性”;无法模样、也无法复制,如同我们每个人活在当下这个大社会与历史背景下个有的阅历一样,因为这也是属于郭子斌个人的专利 一 那条生命中的记忆之河。那条遥远无声的、但却永远不会平静的河流,那条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所必需趟过的、独有的记忆之河……

—— 郑雅玲

微信图片_20211029153415.jpg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雅玲

        郑雅玲,1955年出生,北京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主讲课程:外国电影史、日本电影研究、电影大师研究、影片分析、世界电影史

        主要成就及获奖情况:1993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局颁发的“优秀青年教师奖”、北京市政府颁发的“优秀教师奖”;1994年,电影《燃烧的雪花》(编剧)获国家政府“华表奖——优秀影片奖”;1997年,教科书《外国电影史》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首届“科研成果”二等奖;1999年,电视专题片《御法度》——大岛渚新片纪实(策划、撰稿人);2001年,四集电视专题片《走进黑泽明的世界》(策划、撰稿人);2003年,获北京电影学院“十佳优秀教师”称号;2006年,出版图书《文艺知识小百科》(主编)。

微信图片_20211029153527.jpg

微信图片_20211029153531.jpg

  二十二年前、在北京电影学院主教楼一层第一展厅里,我的个人摄影展依然历历在目,往事回眸真是弹指一挥间!

  当下疫情期间,不得不憋在家里闭门思过、不得不回首往事、不得不整理久久没有整理的思绪  ......

  我从农村到城市来到北京求学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历经坎坷磨难与诸多难言之苦,我同许许多多同龄人一样、在每一天睁开眼睛的清晨都要在面对现实的生活中颠簸着,好在孤独清苦的岁月里一直有一支画笔和一台相机陪伴着我……

  时光流逝、岁月如歌,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生活中痛并快乐着,我只是凭借自己内心的情感、随思随心随缘地拍摄了一些对自然生态万物及对生命自我感知的习作。多少年来,至今故土之上那些熟悉的土屋、农舍、土坡、小树以及日暮降临时从农家屋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还在深深影响着我。每次回家,我都会在秋季的土地上看到那些被剥去了颗粒又割去了头穗的玉米茬在风中颤抖。它们或倒、或伏或被人折断、或相互搀扶相互依靠与相互支撑着站立着,阳光洒在它们那些纷乱而随风摆动的叶子上,金子般的光点在如血黄昏的大背景下,像是在做最后的抚慰.......  很象我们身边依次而逝的生者与长辈,更象我们身边逐年减少的朋友与家人!面对生命,你不能不感叹那些伟大而渺小的道理 !

  在这里、在此时此刻,我只能久久看着自己整理出来的自己在过去几十年中亲手拍出的这些照片与作品,百感交集、内心翻涌而激动 ……

  生活,永远是艺术的母亲!!!


底部图片.jpg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者”,中国经济报道联合权威机构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京忠智库等,被誉为赋能经济“三驾马车”,媒体+商协会+智库联手发力,助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以独特的资源优势赋能企业发展!

      ▶“三驾马车”联手发力赋能企业.pdf

      ▶ 中国经济报道 简介.pdf

      ▶ 中国经济报道简介及项目介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