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大湾区

 2021-12-05 15:39:16  浏览量:2833137

来源:未来城视

  中国经济报道12月5日讯(熊辉 王海珠)每一座城市的核心,都在向珠江口转移,是一次深情拥抱,也是一次终极之战。一条珠江奔流而下,纵贯广东冲向大海,江海合奏,3000年沧海桑田。

大湾区

1.jpg

  大江入海口,必是非凡之地。珠江水量是黄河的7倍,千百年冲刷沉积一片沃土。然而,比自然变迁更伟大的,是时代的变革,

和开放的力量。

  香港和深圳,一个以被迫开放的方式,一个以主动改革开放的方式,深刻地改变了这片土地。

  大湾区的原点,广州十三行,在珠江口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十三行”是清康熙年间政府特许的垄断性商业组织,其所在的珠江岸边,堪称清代经济特区。

2.jpg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五口通商”,广州风光不再,十三行商人的商业火种传递到上海“十里洋场”,造就了东亚最摩登的城市。1949年后是香港,1979年后是深圳。

  广州、香港、深圳,260多年来不断引领时代,每一次封闭和战乱,都酝酿和呼唤着下一次契机。中国的开放与崛起,总是要从这里出发。2019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卫星拍摄灯光图,是中国最耀眼的区域之一。

3.jpg

  1980年,珠江口又一个改变者来了。任正非说,“现在是中国经济万里长征时代,这个时代从深圳开始。”袁庚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冲破了思想禁锢的第一声春雷。深圳是GDP竞赛中的绝对冠军,它的力量来自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2019年2月,“大湾区”规划横空出世,以不到全国0.6%的面积,聚集了8600万人口,创造了全国12%的GDP,成就世界“第九大经济体” 。

  大湾区是外向型经济,珠三角9市出口额超过4万亿,外贸依存度78.6%,高于长三角的48.5%。图为延伸入海的深圳赤湾港。然而,珠江口东西两岸,却风格迥异。珠江东岸夜景图。香港的金融、深圳的科技创新、东莞的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璀璨链条。珠江西岸,河流密布,自然禀赋优越,长期以来人口和GDP远超东岸。但经过40年发展,隔海相望的两岸,香港的经济总量是澳门的6.8倍,深圳是珠海的8倍,东莞是中山的2.3倍。

4.jpg

  东西两岸“黑白分明”,东岸电子信息制造业一骑绝尘,生产了全国四成以上的手机。西岸以制造空调、冰等家电产品闻名于世。珠江东岸是电子信息业制造基地,生产电视、手机等外观为黑色的电子产品;珠江西岸是家用电器制造基地,生产的空调、冰箱、微波炉外观为白色。深圳沙井密集的产业和人口,能否分流到对岸?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开放性更强,外来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远远超过广州和珠江西岸。更惊人的差异,是两岸的房价。如此巨大的差异,需要一种连接的力量。

  正在建设中的深中大桥桥墩,珠江两岸的连接是一个巨大的长期工程。

  珠江口,北段为狮子洋,南部为伶仃洋。由于广深港之间的竞争关系,珠江口之间的连接,比市场期望的慢了很多,失去了平衡两岸落差的黄金十年。

  港珠澳大桥八十年代就有设想,2004年立项,2009年动工;深中通道设想于1997年,2008年获批,2015年底动工。

  第一座跨海大桥虎门大桥,打破了珠江两岸长期的割据状态。虎门大桥是中国最赚钱的大桥,2007年就收回投资成本,2019年利润10.6亿元。2019年通车,南沙大桥海鸥岛互通立交,犹如一个巨大的音符。连接香港的深圳湾大桥、港珠澳大桥。

  从珠海东望,一眼能看到两座大桥。深圳湾大桥全长5.6公里,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与香港的连接,成就了深圳的繁华。连接效应,是大湾区最大的兴奋点。对湾区格局影响最大的,是与深圳相关的三条通道——在建的深中大桥,规划中的深珠复合大桥,研究阶段的深中城际轨道。

5.jpg

  深中大桥长24公里,将于2024年通车,将真正打通珠江下游东西两岸“任督”二脉。

  14座跨江跨海大桥,高速公路、城规、高铁密布,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即将形成。以前海为起点,计算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其关键是居于珠江口最中间位置的深中大桥和深珠复合大桥。

  大湾区城市的产业、工作方式、房价、生活方式,正在被重塑。为什么每个城市都巨资建桥?又为什么每个城市都纷纷“下海”?深圳的城市轨迹,毫不犹豫地东往西踢出一脚“香蕉球”线路。但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再次强化关内地位。东莞,一个分散性城市,确立了从莞城到松山湖、滨海湾新区的路径,挤入珠江口的战略意图明显。

6.jpg

  广州从一个主中心到多个副中心,2018年确立唯一的南沙副中心,实现从江到海的城市愿景。

  小而美的珠海,借助港珠澳大桥和未来的深珠大桥,向北连接深圳,往南通过横琴与澳门融合。

  中山的城市方向,用一条直线去对接深圳。香港终于放下“身段”,向北融入深圳和大湾区格局中。港珠澳大桥,将研究接入与深圳的引线,摆脱车流量少的尴尬。几乎所有的方向都指向陆海相接处,因为那里,有更多的土地,最动人的故事和雄心。填海区土地为政府所有的净地,在土地出让机制作用下,能够快速发展更多的产业,开发更多的房地产。一个个区域经济神话相继诞生,方向所指之处,无疑是大湾区未来的赢家。但是,赢家之上还有赢家,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2024年深中大桥通车,未来的深中城市轨道开建,珠江西岸将为深圳机场导流更多客源。

  深中大桥开通后,深圳机场1小时通勤覆盖人口将超过广州机场,意味着两大机场竞争的加剧。

  深圳宝安机场第三跑道投资123.3亿,2025年建成;T4航站楼2020年开工建设;机场东高铁站将实现机场、高铁联动。

  珠江口各城市中,临海新区的经济增长明显高于内陆传统城区。7大临海新区10年发展,横琴、南沙、宝安……是最大的赢家。

横琴十年从0到1,GDP增幅近百倍。图为横琴IFC,对岸就是澳门。

  香港,是世界级大学城,与珠三角产业转化结合,将创造新的奇迹。穿越深圳河、伶仃洋,香港七所大学全线北上。每一个迎娶香港高校的城市,都配套规划了科教城,用以孵化香港的研发成果,复制新的大疆、商汤。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驻扎龙岗“深圳大学园”。

  大湾区互联互通,将极大消除珠江东西两岸的,地价、房价落差,企业巨头们将展开新的布局。

  比亚迪跨过珠江口,在中山民众建重要产业项目,随着深中大桥开通,这样的转移案例将越来越多。

  跨海连接效应,刺激了房地产的亢奋,为大湾区一些城市带来巨额收入。产业发展不平衡的背后,是土地供应和住房结构的不平衡。东岸香港深圳房价全球顶尖水平,西岸三线城市房价水平,10倍以上落差,造就了中国房地产最大的投资热。

  横琴,高楼伫立。然而,赢与输有时候互为正反面。珠江西岸产生了,巨量房地产库存。

  广州南沙,新楼盘建设的壮观场面,其库存量和潜在的供应量极其巨大。

  无论一时输赢,香港北上,深圳西拓,广州南下,东西岸互补,大湾区城市新格局。

  更多的连接,更快的速度,每一个人都要加入的,不可阻挡的趋势的力量。

faed50a923c01d9d8121845b9f6bae8.jpg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者”,中国经济报道联合权威机构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京忠智库等,被誉为赋能经济“三驾马车”,媒体+商协会+智库联手发力,助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以独特的资源优势赋能企业发展!

      ▶“三驾马车”联手发力赋能企业.pdf

      ▶ 中国经济报道 简介.pdf

      ▶ 中国经济报道简介及项目介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