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嘶赫|浅释“食品文化”

 2022-02-26 16:17:58  浏览量:5360721

微信图片_20220226161154.jpg

  中国经济报道(作者 冯嘶赫)“无论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他们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出于工作之须,要将食品文化的含义作以阐释,起先求诸网络,百度百科倒是有一个“饮食文化”的词条,但其仅仅述及饮食文化的外化形式,而没有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本身进行诠释,另外,“饮食文化”的范畴,较之“食品文化”要狭小的多。搜索求助无果,索性自己尝试着总结。宕笔随想,不妨先站在农耕文明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广阔视角进行思量。

微信图片_20220226161200.jpg

  食品的背后,盘桓着农耕文明影子,从人类选择定居,由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的那一刻开始,农耕文明的种子便已落地生发,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在农耕文明的沃壤之上渐趋茁壮。农耕文明的特点是分工简单,自给自足,农民田间劳作的时候,与他产生联系的,就是脚下祖辈生存衍续的黄土地以及生化风雨的浩渺苍穹,于是天、地、人的关系愈发清晰,人立于天地之间,仰望着无极浩渺,俯瞰着茫茫尘寰,把对天的敬畏,对地的眷恋深深系于一心。

  正如黄土民谣歌手贺国丰的一首《祈雨调》,寥寥几句祈天降雨,滋润青苗的民间土谣,加之贺国丰浑厚悲凉,富有张力的嗓音,一幅高天厚土,乱云横渡的景象便已横斥眼幕,其把农民祈求雨水的极度殷切,和对干涸土地无以复加的沉重与痛苦的心情,演绎的淋漓尽致,也堪为劳苦农民与天地简单纯粹,又不可剥离的关系的一种音符写照,有关黎民的希望,黄土的质地,长天的慈悯……

  基于这种原始的,纯粹的天地人三方关系,中国的传统文化主流体系才得以构建,儒家所讲的“天地人”三才共荣,也许正是渊源于此,这是一种最本真,最质朴的关系,这正是华夏先民质朴的生命观,来源于对天,对地,对自己及他人及整个由人组成社群的认知和理解。

微信图片_20220226161204.jpg

  犹记得一位作家描述中国农民的一句话“无论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他们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出于对“人及社会”的理解,人们基于获取食物而衍生出所谓的礼,进而以此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确等级,标榜身份。正如《礼记》所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而在中华文化浩瀚如烟的经史典集中,也多用“钟鸣鼎食之家”“肉食者”来代指统治阶级。在古代的列鼎制度的框架下,天子食九鼎、王食七鼎、诸侯食五鼎、大夫食三鼎,等级森严,不容僭越。

微信图片_20220226161208.jpg

  ▲《礼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

  源于对“天”的敬畏与顺从,人们讲求饮食合乎有序,顺应自然,进而由此循生发展出“天人相应”的传统饮食思想和养生理论。元朝忽思慧在其著作《饮膳正要》中也将饮食搭配与四时气候的关系一一对应,其主张“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爽,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此外,人们还学会了巧妙的利用天时,运用智慧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

  基于对“地”的眷恋与认知,“尽地力之教”的思想贯穿历朝历代的生产生活之中,早在先秦之际,人们就开始注意养地问题,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思想家、政治家极为关心的问题。魏国李悝作"尽地力之教",秦国商鞅倡"废井田、开阡陌",其皆是为实现土地利用的最优。先秦以降,后世历代学者和政客,也皆延续重地力的思想,发展生产,变法改革。

微信图片_20220226161212.jpg

  其实,广泛意义上的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要阐述某类文化,首先必须明确其特有的内容是什么?食品文化作为泛文化范畴的要素之一,与其他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错综复杂甚至内容重合,而所谓的“食品文化”,似乎也不是一个分类的问题,而是一个从不同角度对文化进行诠释的问题。即从食切入,关乎人文。透过食品,管窥人情世故,梳理人文脉络。

  如果要总结,勉强如下吧!

  所谓食品文化,就是人们在获取、加工、消耗食物的过程中,基于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原创:冯嘶赫 早间传媒

faed50a923c01d9d8121845b9f6bae8.jpg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者”,中国经济报道联合权威机构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京忠智库等,被誉为赋能经济“三驾马车”,媒体+商协会+智库联手发力,助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以独特的资源优势赋能企业发展!

▶“三驾马车”联手发力赋能企业.pdf

▶ 中国经济报道 简介.pdf

▶ 中国经济报道简介及项目介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