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报道讯 (熊辉)今天(5月8日)上午,央视新闻频道特别节目,《走进老区看新貌》湖北篇,再次报道罗田县燕儿谷示范片区。
罗田:新农村
燕窝湾村迎“燕”归来
大别山革命老区中的燕窝湾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里曾经是留不住人的空心湾,现在蜕变成燕儿归来、留得住乡愁的世外桃源。如今这里有260万株的花卉果木,十年来村民们人均收入大幅提升,成为老区乡村振兴的新样板。
如今在湖北的革命老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老区的建设中,他们传承红色基因,用创新的思维和青春的奋斗,描绘着老区的美好未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罗田县骆驼坳镇以创建燕儿谷“两山”理论实践示范片区为目标,以壮大燕儿谷片区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为抓手,大力推进资源和要素有效汇集,培育绿色发展新引擎,奏响“生态优先”之曲,走实“绿色发展”之路,全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五月的燕儿谷,花木繁盛,生机盎然,吸引了众多游客赏花观景,踏青游玩。
游客 满眼的绿色,养心又养肺,最多的是看到桃红柳绿,给我们带来的是开心与快乐。
摄影爱好者 王翔 年年在燕儿谷拍照采风,给很多人拍过照片,燕儿谷的景色非常优美,绿色也很多,春夏秋冬各个季节颜色都不一样。
让产业变“绿”,让“绿”变产业。2013年,燕儿谷公司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了绿色景观化、景观特色化、特色产业化的发展理念。近10年来,景区共栽树两百多万株,森林覆盖率从原来的67%提高到90.2%,建成了茶梅园、梅岭等特色景观园。通过在板栗树下种芍药、牡丹和中药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切实擦亮绿色生态品牌底色,不仅打造了“村在景中,景在村里”的美丽乡村画卷,使过去“穷脏乱差”的“厌人湾”变成了如今令人羡慕的“羡人湾”,还带动众多父老乡亲吃上了生态饭。
罗田县骆驼坳镇燕窝湾村第一书记 徐志新 乡村增绿,生态变好后,我们成为了湖北省的宜居乡村、全国的森林乡村。有了极具特色的乡村游,游客们也纷至沓来,森林康养也搞得红红火火,实现了一个业态的转换,从原来传统的农业转换到了现在的新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康养服务这些新业态。我们的直播电商就得益于绿色发展,四个月时间团队实现了2800万的营收,把很多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代表的如罗田板栗、九资河茯苓、罗田天麻等特色产品都送进了城,为老百姓增加了现金收入,同时提振了老百姓绿色发展的信心。
在燕儿谷景区的辐射和带动下,骆驼坳镇还充分利用红卫水库流域“两山夹一沟”的特色地形,以旅游为纽带,以股权为联结,连片挖掘整合沟域范围内的自然人文资源,通过政策驱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引进能人回乡,在郭家河村成立葛根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叶家圈村成立小香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
罗田县骆驼坳镇郭家河村葛根种植专业合作社 叶祖元 我们公司种植葛根从2015年起,现在形成的产品有七八个品种,四个产品已经被国家验收为绿色产品。我们展馆办起来不但展示了我们自己的产品,还展示了我们村的农户自己种的农作物、养的蜂蜜、谷酒等产品,让大家了解它们,让产品走出郭家河村。
罗田县骆驼坳镇叶家圈村党支部书记 叶新春 下一步,我们村计划发展小香薯300亩,天麻50亩,茯苓100亩,生姜100亩,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的燕儿谷片区,生态产业遍地开花,绿色经济生机盎然,生态红利持续释放,片区6个村流转土地面积5000 多亩,新增市场主体145家,中草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特色种养专业户、农家乐等多层次市场主体融合发展,形成了“公司+集体+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和一产休闲农业、二产农副产品加工及园林建设、三产乡村旅游与森林康养为主体的融合产业发展格局。
罗田县骆驼坳镇党委书记 左胜杨 县委将骆驼坳镇定位为燕儿谷两山理论实验示范区,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一步,骆驼坳镇将抢抓片区开发机遇,深度谋划产业发展,以产业兴旺带动金山银山的转化,全力打造全县一流的示范片区。
来源:罗田全媒体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者”,中国经济报道联合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京忠智库及各省市人民政府驻京办、各省市商协会、上市公司、500强企业、央企国企、各大金融机构资源,被誉为赋能经济“三驾马车+”超级集群综合赋能平台,“融媒体+商协会+专家智库+”联手发力,助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以独特的资源优势赋能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