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在线讯:(熊辉 王海珠)
第1000期榜样人物在线访谈
在楹联里追光的人
——访2017年度“中国好人”蒋东永
主持:刘占强
嘉宾:蒋东永
推荐:刘 芳
编审:汪 漪
校对:郭春艳
时间:2022年08月20日晚20:00-22:00
地址:榜样人物大型访谈《身影》节目在线群
【嘉宾介绍 】蒋东永,号月上轩主人,男,1972年出生,江苏无锡人。现任无锡市新吴区政协委员、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国盲协文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常务理事、无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楹联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无锡市新吴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无锡市新吴区残联文学艺术协会主席等职。
1999年,蒋东永因视网膜脱落而双目失明。却以惊人的毅力与勇气,顽强地闯出了一条光明之路,他在楹联高难深的国粹领域中脱颖而出,先后在全国各类征联活动中获得几百奖项。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例如:2008年创作的“画里水乡,一半天堂,点缀些园林双面绣;手中圣火,百年奥运,圆了个梦想九州春”荣获北京奥运“百城迎圣火”海内外大征联特等奖;2011年,央视春晚以“《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4篇著名诗文题名出句征集下联,蒋东永即以“《普天乐》《春晚》《丰年瑞》《玉腊梅枝》”4首词牌名作对句,欣然从全国50万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作品奖;2011年创作的“辛亥几多志士,悬首国门,只为看帝制崩、共和起;风云无数英灵,埋名山野,最爱听雄狮吼、巨龙吟”获得“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海内外大征联”一等奖,并得到评委高度评价。
曾荣获“中国联坛十大新闻人物”“无锡市青春榜样”、无锡高新区成立二十周年“最富时代感人物”“无锡市十佳文明新人”“无锡市十大最美志愿者”“无锡市十佳身残志坚追梦人”“无锡好人”“江苏好人”。2017年11月被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2020年6月被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江苏省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
蒋东永老师虽双目失明,但他在追逐光明中奋进,深耕在国粹楹联中自我完善升华。用心灵感应时代的旋律,将时代创造的丰盈与创新的丰颖,浓缩成语言精华,抒发家国情怀与美好生活,弘扬中华民族正能量。
主持人:身影人物,榜样力量!这里是榜样人物大型访谈《身影》在线节目,我是主持人刘占强。
楹联充分展示了汉语的对称美和韵律美,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色、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在历史长河中,有多少文人墨客在中华民族山川大地上留下宝贵笔墨,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今天邀请到曾荣获中国联坛十大新闻人物、中国楹联学会理事蒋东永老师来分享他与楹联结下不解之缘的人生故事,有请!
蒋东永:主持人好,《身影》栏目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太湖之滨,江苏无锡的蒋东永。
主持人:蒋老师,欢迎做客《身影》访谈。从您的履历得知,您原来是一名国家二级检察官,因视网膜脱离双目失明的,离开神圣的岗位,面对残酷现实,您是如何度过的呢?
蒋东永:1992年7月我从贵州省黔西南州财贸学校毕业,作为首届初中考上中专的毕业生,因为学制四年,我们也被戏称为“小本科生”。记得我们那年的中专录取分数线,远在普通高中之上,我考了四百多分,在全县排名应该是比较靠前的。在毕业后国家包分配工作,我学的专业是企业财务会计,实习过的县司法局答应接收我,后来是县人民检察院的会计刚调走,检察长到教育局选人,就提了我的档案。
进入普安县人民检察院,我担任会计,也做一些办公室的琐碎事务。没多久,我被调到经济检察科,也就是后来的反贪局,主要任务是运用财务专业知识参与对经济犯罪的查账取证等,院办会计成了我的兼职。
也许是年少时对影视作品中英雄的崇拜,对武侠小说中大侠的崇敬,心中萦绕着英雄情结。现在和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维护公平正义,战斗在反腐败的第一线,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经济犯罪错综复杂,为更好地侦办案件,光靠财务知识肯定不够,我还报名参加了法律大专的自学考试。在不断的学习和检察实践的锻炼中,我的办案水平得到提高,自己也从最初的书记员,成长为助理检察员,再到检察员。在我承办的贪腐案中,有县人大代表、副乡长,镇供销社主任,学校会计等,均办成了铁案,受到好评。反贪工作是紧张而忙碌的,也许是熬夜太多,我曾患过一次眼底出血,当时认为自己年轻,扛一扛就会好,以至于愈后的势力没有完全恢复。记得有一次下乡办案,要到一个偏远的村子传讯犯罪嫌疑人。村里不通公路,天又刚下过雨,山道弯弯,泥泞难行。好不容易赶到村里,找到并带着被传讯对象返程时,暮色渐渐浓了起来。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湿滑的小道上,我发现自己时不时看不清星光下的路,好几次险些掉进沟里。同事们也觉察到不对劲,轮流牵着我的手向前挪。经过艰难的跋涉我们终于坐上原来停在路边的警车,等回到院里,已是深夜10点,接着我参与了连夜的突审工作。在以后的日子里,同事们考虑到我的视力问题,每次外出办案都对我十分照顾。
1999年初,按照相关规定,检察院的各业务部门干警进行了轮岗。我被调回院办工作,并担任副主任,时年我27周岁,成了检察院最年轻的中层干部。新岗位新起点,我百倍努力,和同志们一起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特别在检察文化宣传上,连续在《贵州日报》《贵州检察》《黔西南日报》等发表作品,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同年五月我可爱的儿子出生,八月我中共预备党员转正,一切是那么的美好,真有些“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感觉。正当我满怀幸福,满怀希望,憧憬着新世纪的美好时,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我的向往戛然而止。一觉醒来,突然发现眼前有黑影在晃,我竟然看不清脚下的道路。全家人开始为我的眼睛紧张、焦虑,求医路漫漫,我们辗转到过贵阳、无锡、南京,最后好不容易才住进了上海的五官科医院。
从全国各地到上海大医院来看病的人似乎特别多,眼科病区更是一床难求。我只能先暂借住在一家医院,再想办法转院。因为看不见,我不知自己身处何处。有来探视其他病友的人问我:“小伙子,你什么情况啊?”我说眼睛不好,那人说:“眼睛不好没关系,我看你头发还很好呀。”我听得一头雾水,心里纳闷,却没好意思问出口。后来我才知道其他四位病友都是脑瘤患者,经过放化疗,他们的头发已全掉光。
住进眼科医院的我被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脱离,但病因不明,手术日期难以确定。在等待的煎熬中,新来了位聋哑病友,他似乎是个乐天派,该吃吃,该睡睡,每天有只他最喜欢的炖鸽子就好。他患的是眼底黄斑病变,病情凶险。我不敢想象一个人听不见,说不出,要是再看不见,那可怎么活?细思极恐,想和他交流,可惜我说话他听不见,他打手势我看不见。最后还是他的姐姐代他回答了我的担心:“他说要是治不好,没有耳朵没关系,没有眼睛也没关系,他还有鼻子,能闻得出鸽子的香味,生活就是美好的。”
在住院将近三个月时,我终于被推进了手术室,经历了痛苦、麻木、虚脱的7个小时,我穿着被汗水湿透的病号服,眼前裹着厚厚的纱布,躺回到病房。一夜无眠,心里就两个结果在切换:是看得见还是看不见。第二天,当医生在为我一层层揭开纱布时,我默默祈祷,让我看见吧,让我看见吧,让我看看这医生长什么样子吧? 令人绝望的是,没有一丝光亮,只有无尽的黑暗。正当人们翘首迎接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的时候,我的最后一丝曙光却永远定格在了新千年的前夜里。
有人说我坚强,其实我的家人比我更坚强。他们承受风雨,不向命运投降;他们付出关爱,托起我心中的太阳。有人问我,东永,你是如何从失明的阴影里站起来的,我说,我从来就没有倒下去过。因为我的头发还好,我还有鼻子,还有耳朵,还有手还有脚,要是我倒下去,这么多关心我爱护我的他们怎么办呢?话是这么说,但我并不清楚今后究竟还能做些什么,生活中的全部重担都只能压在他们肩上,我从心里感到愧疚,感到对不起他们。
主持人:身陷黑暗的日子里,您并没有气馁,对自己求知欲望从来没有间断,坚韧不拔在黑暗中寻觅人生的出路......
蒋东永: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文艺青年,梦想着有朝一日成为作家。现在可好,这个梦想在我失明后一下子得到实现,我成了一名天天坐在家里的“坐家”。黑暗可以限制我的身体,却桎梏不了我的思想。我希望把每天的所思所想,人生感悟写下来。我开始尝试在信签纸上写作,由于没有方向感,手中的笔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坎,想换行,更不知道应在哪里落笔。平常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现在变得异常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我还特地找了一把直尺,用左手将直尺摁压在纸上,右手拿着笔沿着尺子的边缘书写。写完一行,就往下顺移一行。就这样,我思如泉涌,一页接一页,三页稿纸我一气呵成,心情愉悦,搁笔只等家人下班邦誊写。谁知根本没有人能看明白我的这篇手稿。那些字迹不是支离破碎,就是重叠纠缠,宛如天书。问到我,明确无误的也只有篇目而已。至于哪字哪词哪行哪段,我自是一问三不知,真令人感到沮丧。
心疼我的妻子,为了我的写作,出了个主意,她担任书记员,我口述,她听写。我的检察官生涯征文《无悔的选择》和《深情让夜不再黑》分别在《人民检察》《检察日报》发表。兴奋的我觉得这个办法好,正准备如法炮制,直到发觉妻子听写时在打瞌睡才猛然醒悟,她要上班,要管孩子,还要照顾我,我绝不能再增加她的劳累。再后来我回到了老家无锡,和退休的父母生活在一起。
我说想多背诵一些古诗词,老父亲专门去新华书店买了本《唐诗三百首》,因为老父亲曾中风过,口齿不是太清楚,为我读诗的任务就由老母亲代劳。我母亲文化不高,小学也没念完。每天晚饭后她读诗给我听,许多字不认识,只能连猜带蒙,十分辛苦,我心里很是不忍,没几天就果断放弃了。
我从收音机里听到盲人可以通过盲文来实现写作,但不知去哪儿学习盲文。老父亲曾去信电台咨询,如泥牛入海,终无回音。现在思来,对我这个半途而盲的人来说,学会盲文其实用处也不大,我渴望融入健全人的社会,如果我写的是盲文,一般的健全人估计也看不懂,还得找翻译,岂不是又回到了起点。
2003年的某天,我正收听一档音乐节目,意外地听见盲人钢琴家会使用盲人电脑的信息,我的心顿时燃起了希望。亲戚朋友四处帮打听哪里有盲人电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明白,所谓盲人电脑,就是普通的电脑装了款“读屏软件”,而盲人可以在读屏语音引导下自主操作电脑。那个年代,家用电脑恰如奢侈品,并未普及。在我姑母和表哥的鼎力支持下,我拥有了一台兼容机。当时市面上有两款读屏,“清华双星”和“永德读屏”。因相信大品牌,前款标价1500元,也咬牙买来装上,结果并不如人意,有些操作还得请明眼人帮忙。后来又花300元购了永德的完美版,一直用到前两年。两款读屏,一个是明眼人研发的,一个是盲人研发的,显然盲人对盲人的障碍之处,做到了真正的感同身受。
我在失明之前,看见过电脑,却从来没摸过电脑。除了吃饭睡觉,我整日端坐在电脑前,摸索着26个字母的位置,学打字、学上网,不亦乐乎。近二十年来,我使用电脑也只是上上网、读读书、听听歌、打打字而已,电脑技术比起很多盲人朋友们,我或许连菜鸟或小白都算不上。但无论如何,是亲朋的关怀和科技的力量,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窗口。
主持人:“春夏秋冬,不觉十载。酸甜苦辣,尽在两行。”您为什么选择楹联这个高难深的国粹领域,谈谈您遨游楹联中苦与乐,好吗?
蒋东永:学会电脑上网后,我有时安慰自己,当一个盲人也是有优势的,有大把大把的时间自己可以支配。我不知疲倦地在网上冲浪,很多什么书库什么书库的网站吸引着我,将它们一一放进了自己的收藏夹。我贪婪地“看书”,准确地说应该是“听书”,无论诗歌、散文、还是小说,电脑都能读给我听。
2004年5月的一天,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我点开了一个名为中华国粹的网站,从此与楹联结下不解之缘。提起国粹,我脑海里自动闪现的是京剧、中医、武术等,没想到这里的国粹是楹联,顺便解释一句,楹联就是大家平常所说的对联,只不过对联是俗称,楹联是雅称。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据说是少年林则徐所作。我相信作者,如果没有恰比海阔的博大胸襟,没有敢比峰高的豪迈气度,是写不出如此隽永佳作的。
楹联言简意深,字短情长,让我怦然心动,人们常说一见钟情,我对楹联是一听钟情,我下定了决心,以后就专门创作楹联了。
听见论坛有人出句征对,我迫不及待去对了一个,自我感觉良好。谁知马上有人跟帖:楼上对的是什么东东啊,字数对了,平仄呀其余都不对。我为自己的莫名自负感到羞愧,原来楹联也是有规矩的,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那什么是平仄呢?家里人帮查阅了词典,大体解释是古诗词用字的音调,分为“平上去入”,“平”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那什么字是平声,什么字是仄声,联句中的平仄又该如何安排呢?向熟悉的人们询问了一圈,没有人懂。老岳父说知道有个专门为别人撰写碑文的老先生,去求教,人家不肯授,说教会了徒弟,是会饿死师父的。
在无处问,无人教的情况下,我没有气馁,开始自学。我在网上搜索关于楹联的理论文章进行学习,用笨办法将一副副名联进行比对,慢慢了解了其中具有共性的规律。为避免再闹笑话,我和天南地北的网友对句变得谨慎,每个对句都仔细推敲,有时别人都对了十几二十句了,我还一句没对上。
国粹网当时聚集了一批我认为是真正热爱楹联的人,在练习板你出我对,我出你对,切磋联艺,成了每天的功课。几个月下来,我想检验自己的创作水平,决定以赛促练。一次次投稿,一次次名落孙山。屡败屡战,我找差距,补短板。同年10月,我的“信步朝堂,两袖清风昭日月;泛舟书海,一根烟袋挂云帆”荣获纪念纪晓岚逝世200周年海内外大征联三等奖,这是我第一次获奖,让我激动了好半天,心中充满了自信。
主持人所说的“春夏秋冬,不觉十载;酸甜苦辣,尽在两行。”是在2014年无锡市太湖文化研究会出资帮我出版《东永联韵》,为自己的楹联生涯作一小结,心生感慨而作。转眼又一个10年即将过去,楹联早已融进了我的生活,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主持人:在北京奥运征联大赛,您的作品荣获唯一特等奖。您曾多次为奥运健儿创作嵌名联,深受广大运动员们的喜爱和拥戴,聊聊用楹联点燃您的奥运情缘,好吗?
蒋东永:2008年,中华民族的百年奥运梦终于得以实现。为配合圣火传递,弘扬民族文化,由中国楹联学会联合全国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楹联学会共同主办的,北京奥运“百城迎圣火”海内外大征联活动颇受关注。这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联界赛事,参与的高手众多,我没奢望获奖,只梦想自己的联作能被录入大赛作品集,这样就算我也参加了奥运会。
7月17日,圣火传到了沈阳。我在父亲和姑母的陪同下也赶到了沈阳,出席在世博园举行的征联颁奖盛典。有三个“没想到”至今难忘。一是我没想到自己竟然荣获大赛唯一特等奖;二是主办方没想到我竟然是个盲人,以前大家只知道有个写楹联的蒋东永,不知道他是盲人,此刻盲人身份曝了光,引起不小轰动;三是没想到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以上的大咖书写,正在奥展馆展出和《获奖联墨作品集》的一百多件墨宝中竟然没有我的作品,也不知是哪个环节的疏漏,至今仍是一个谜。我参赛的梦想是拿到有拙联的作品集,现在作品集是拿到了,里面却没有我的作品,这结果虽遗憾,却也有趣。
不管怎么说,我认为自己也算参加了奥运会,心中充满喜悦,胸中激荡着豪情。在奥运会的比赛进程中,我发现有联友在为奥运冠军写联,那我能做点什么呢?灵光乍现,一个为残奥冠军写嵌名联的念头从心底萌发,但是这念头刚起,又被我否定了。我国残奥体育强,冠军多,我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最终没敢动笔。
四年过去,给残奥冠军写联的念头总在心头萦绕。伦敦奥运会结束时,我给自己鼓气:今年如果不写,难道还要再等四年吗?试问人生有几个四年?残奥健儿的运动生命又有几个四年?
随着残奥会的开幕进入,我从收音机或者网上时刻关注着赛况,我的一位学生帮收集资料,于是调整好自己心态,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创作状态。每天只要我们夺得一枚金牌,我就撰一副,夺得两枚就两副......我时常被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与其说我撰联为他们鼓劲加油,不如说是他们给我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力量。
张翠平,伦敦残奥第一枚金牌获得者,射击选手。“花红叶翠春晖暖;气定心平枪法神。”
许庆,四枚游泳金牌。“许无逐浪蛟龙快;庆有隐形翅膀翔。”
姚娟,无锡籍铅球运动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姚黄魏紫,飘香奥运;娟秀静妍,掷震英伦。”
在11天的赛程里,我国残奥健儿共荣获98枚金牌(含集体项目),我同步撰写了98副嵌名联。所有联稿经省市楹联专家审定后,省内外98名书法家慷慨挥毫,先后在无锡、南京举办了巡展并汇集成册,这些墨宝最后交由中国残联体育部向每位残奥冠军作了捐赠。活动非常成功,开了先河,取得很好社会反响,还有联界前辈说应该为我颁发第99块金牌。
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应江苏省体育基金会之邀,我又为郎平、李宁、马琳、伏明霞、蔡亚林、吉新鹏、冯坤、向艳梅、陆莉、张雁全、颜妮、宫金杰等十二位著名奥运冠军题联。
郎平:“郎肩担日月,果然真本色;平地起风雷,不愧铁榔头。”
李宁:“李下成蹊,奥运热潮催骥足;宁中致远,体操王子占鳌头。”
马琳:“马驰千里,叱咤乒坛频夺冠;琳耀五星,升腾旭日倍增辉。”
他们顽强拼搏,为国家为民族争光,我能为他们题联感到荣幸和荣光。
主持人:心中存着暖阳,作品自然也有了温度。父子同台聚力同心把对党的深厚感情,融化在了字里行间,为时代鼓与呼......
蒋东永: 2021年6月30日,为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丹心向党,慎终如始”—蒋东永百联展拉开帷幕。以前我曾在江苏省美术馆、无锡市图书馆、东林书院等地多次办过楹联展,而这次展览却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
1999年,也就是我儿子出生的那年,我中共预备党员转正。2021年6月,我儿子中共预备党员转正。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如何为我们敬爱的党献寿献礼呢?我们家是江苏唯一的“全国楹联之家”,不用商量,我和儿子不约而同想到的就是最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楹联。
我们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为时间轴线,选取重大历史事件等为创作内容,沿着南湖红船、井冈星火、遵义会议、开国大典、抗美援朝、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复兴圆梦等,追寻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比如:
题党的诞生“黑夜盼天明,望志难酬,路向何方传马列?红船迎日出,载民所托,霞燃赤县铸锤镰。”
题遵义会议“乌云密布湘江岸;红日初升遵义城。”
题开国大典“廿八载开国肇基,乾坤定矣;亿万人民当家作主,华夏幸哉。”
题南巡讲话“一路南巡,巨手画圈,讲春天故事;九州前进,神龙昂首,激时代大潮。”
改革开放四十年,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共产党人高举锤镰,引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进新时代,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奋勇前进。这十年,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军事、科技等,都取得令世界瞩目的骄人成绩。如:题一带一路“经济多边,文化多元,结成人类共同体;春潮一带,驼铃一路,汇入中华朋友圈。”题中国航母“橄榄枝头,春萌嫩绿破冰出;海防线上,鹰击湛蓝倚舰飞。”
也许是受家庭影响,我家儿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从三亚学院中文系毕业,考上内蒙古师范大学,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平常对书法、诗词、楹联、灯谜等均有涉猎。我们同为共产党员,皆好传统文化,应算是红色传承和文化传承的体现。此次活动他创作了十几副联,其中题我国消灭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联就颇有风味“小康修史无贫字;大国点名皆福星。”
跟着楹联学党史,是楹联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群众喜欢、活动成功,离不开主承办方的大力支持和众多知名书法家的热烈响应,借此机会表示由衷感谢。
主持人:您的楹联作品多次在春晚获奖,给老百姓带去欢乐吉祥,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您的创意与春晚的故事好吗?
蒋东永: 好的,那是在2011兔年《春晚》的事。当时在晚会的直播过程中,《春晚》栏目组向电视机前的全球观众发出了征集令。一共5个出句,每个出句最终会在应征对句中评出最佳作品一名,获奖作品将由著名书法家书写装裱后在正月十五元宵晚会上展示并揭晓。
每个出句我都积极应对,那时的投稿比较好操作。我坐在电脑前,只要在对句框内填好内容,随对随发,一个回车就搞定。我的重点是第一个出句: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我对的是:一二三通鼓响,一宵二岁三更接。其余四个出句对了什么印象并不深刻。征稿时间截止后,和锡城的联友交流,大家认为我的这个对句蛮好,就等着元宵节看我获奖。
元宵节晚上,我们全家老早坐在电视机前等揭晓。主持人是朱军和周涛,先是第一个出句的揭晓,他们刚念了几个字,我一听,不是我的作品,心里说,没戏了,没戏了。当揭晓第二个最佳时,我有些疑惑,心想这句子怎么越听越熟悉,直到周涛说出作者是江苏的蒋东永,儿子和父亲都高兴地站起来欢呼,我才回过神来是真的获了大奖。紧接着手机铃声响起,朋友的第一个祝贺电话打了进来,话还没讲完,家里的座机又开始在响。手机座机,铃声不断,比热线还热。祝贺电话打不进的就发短信,等我一一回复好朋友们的热情,已是凌晨3点多。
当夜我接受了太湖明珠网的采访,第二天,锡城各大媒体闻讯赶来,一时之间,门庭若市,令人应接不暇。
第二个出句为:《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我的对句是:《普天乐》《春晚》,《丰年瑞》《玉蜡梅枝》。据说对此结果,网上争论十分激烈。主要有两点,一是出句是四个文学名篇串组而成,以《普天乐》《丰年瑞》《玉蜡梅枝》词曲牌名与之相对,尚能接受,但《春晚》怎么能对呢?之所以获奖,无非是拍马拍得好。二是出句的节奏是: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对句是:普天乐/春晚,丰年瑞玉/蜡梅枝。很明显“静夜思/荷塘月色”与“丰年瑞玉/蜡梅枝”是不相对的。
其实,以上两个问题都很好回答。第一,“春晚”现在我们只知道它是央视的节目,却不知它也是古诗词的篇目,比如陆游的诗《春晚》、李清照的词《武陵春·春晚》、辛弃疾的词《西江月·春晚》等。如果把视野再扩大些,也许你会发现更多以《春晚》为题的诗文。第二个问题是断句不当造成的,原因是主持人周涛口误,将“丰年瑞/玉蜡梅枝”读成了“丰年瑞玉/蜡梅枝”,从而误导了电视观众。有的网友既不知道以《春晚》为题的古诗词,又受断句误导影响,人云亦云,言论过激。有联界前辈怕我想不通,打电话送我五个字:心平一切平。处于风口浪尖的我,觉得自己的作品受到关注总是好的。褒也罢,贬也罢,从小来说关注的是某副联作,从大来说却是关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年五月,我收到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著名女书家沈一丹挥毫,在央视元宵晚会现场展示的我的获奖联。应无锡市图书馆之邀举办了“妙联抒壮志;雅韵寄真情”——蒋东永楹联作品书家墨迹展,在锡城掀起一波楹联文化热。
我的楹联真正登上《春晚》大舞台,应该是2015乙未兔年《春晚》。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前,主持人撒贝宁向全国人民送上一副春联:“拍蝇打虎猎狐,人民点赞;马去羊来燕舞,华夏开春。”因为没有播报撰联者姓名,大家并不知道这是我的原创。
开年后我们无锡的《江南晚报》时隔四年再次用通蓝标题在头版头条刊发了我的春联获奖消息。这时人们才知晓我是作者,而该春联早已传遍大江南北,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此次荣获最佳,让我感到分外荣光的有两点。一是该春联被亲切地称为“反腐春联”,这是一个新名词。我在构思投稿时,就想写反腐题材。因为我曾战斗在反腐一线,而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逐渐增大,取得压倒性胜利。习总书记说:“艺术家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章应为时而作,楹联亦如此。这副春联为什么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我想是写出了人民的心声,写到了人民的心坎上。二是联中巧妙运用六种动物具象,点出题旨的同时,让本是很严肃的反腐作品变得生动活泼,达到了“反腐春联”的艺术效果。
我们知道,“拍蝇打虎”属于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管辖,“猎狐”属于公安管辖。我创造性地把“猎狐”与“拍蝇打虎”组合在一起,让反腐链条清晰完备。曾记得当时有篇关于公安“猎狐”办的报道,其中有记者采访撒贝宁,由他播报“拍蝇打虎猎狐”,是不是《春晚》节目组特意安排的,小撒说是上节目时才给他的内容。现在经常是“拍蝇、打虎、猎狐”一块出现,是不是从《春晚》我的反腐春联发端的呢?朋友们如果有时间有兴趣,不妨帮考证一下。
主持人:您的人生故事,正在感动和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社区、校园、企业、监狱等地,普及楹联知识和励志故事,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个温馨的故事,好吗?
蒋东永:我热爱楹联,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为宣传楹联文化而努力。我从身边开始做起,首先是我们家被评为“全国楹联之家”;其次是我们这幢楼被街道命名为“楹联楼”;第三是我们社区建成无锡市楹联特色社区,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全国楹联教育先进单位”。
为让楹联文化回归校园,在大家的通力协作下,新吴实验中学已建成无锡第一个市级楹联教育基地。而无锡市新吴区南丰小学,更是经过八年不懈努力,从市级、省级,于2018年“中国楹联教育基地”挂牌,成为无锡市唯一国字号联教品牌。
在一次南丰学子楹联征集活动中,一位五年级的同学写出了“一世逍遥梦;千秋自在人”的联作。我不相信十几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联,还去网上搜了搜,后来经该生班主任证实确系他所作。我专门请书法家将该作写成联墨赠给他,又送他我的《东永联韵》等楹联书籍,希望楹联文化的种子能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伴随他一起成长成才。
除到学校给老师和同学们讲授楹联知识外,我常应邀去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和楹联情结等。有次为社区矫正对象宣讲,一开始我觉得现场气氛十分沉闷,随着我的叙述,掌声从机械稀疏到自然热烈才好起来。当然,这是我当时的感觉,也不知对不对。等散场后,主办方对我说,感谢我的精彩分享,说那些矫正对象都听得很认真,耷拉着的脑袋都慢慢地抬了起来,他们的内心应该有所触动。
去年某天,我到一家装裱店去取作品,店主人招呼我坐下后,一边沏茶一边说:老王,我介绍一下,这位是写楹联的,我们无锡鼎鼎大名的蒋东永老师,你晓得吗?我一听,原来桌旁还坐着一人,忙不迭道,说笑了,我哪有什么名,怎么可能知道呢?我话音未落,只听那人高声对我说:“我认识你,肯定认识你,‘明德小能积;振华大可为’”见我一脸茫然,他接着解释,说是2011年春节期间,在市图书馆,我给他撰的嵌名联。经他提醒,我想起还真有其事。老先生姓王,名明振,常去市图书馆,听过我的讲座,看过我的展览。那天我在现场为锡图的十名幸运热心读者撰嵌名联,他是其中之一。老先生说他非常喜欢拙联,专门请书法家写好装裱后悬挂于家中。没想到十年过去了,老先生居然对拙联还如此喜爱,能脱口而出,让我很感动。
主持人:您多次担任全国楹联大奖赛评委。结合您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您是如何立意、考虑平仄和对仗、拓展联意、调整和定稿的呢?如何在继承与创新走得更远?
蒋东永:在楹联创作实践中,立意的高低,决定着整个作品格局的大小。而从何处切入,如何着墨,是每次创作需要面临的难题。我就参加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内外大征联,和朋友们交流我的一点体会。这是一次面对重大历史题材的重大活动,如何立意,从哪儿落笔?是写孙中山、黄兴等伟人?还是写武昌首义、临时大总统就职等历史事件?或是写总统府、中山陵、逸仙桥等历史遗迹?......的确需要仔细斟酌。思来想去,我认为上述素材虽好,却是大家普遍所能想到的,我不愿随大流,能不能从人们熟视无睹的地方独辟蹊径呢?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走进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制度的共和国。无数革命党人为之取义成仁,为之流血牺牲。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气节,可歌可泣。但他们的名字大多尘封在历史的长卷之中,何不着眼讴歌这些有名或无名的英雄呢?
我从《史记·伍子胥列传》“眼悬国门”(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获得灵感,联想到陈毅元帅《梅岭三章》中的名句“此头须向国门悬”,“悬首国门”四字便确定下来。继续在记忆中搜索,以往看过有关辛亥革命的书籍资料、影视作品,多少革命志士,为实现心中之理想,前仆后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形象,慢慢在脑海中浮现。于是有了上句:“辛亥几多志士,悬首国门,争着看帝制崩、共和起;”我在构思下联时,想到那么多不知名姓的革命者长眠于山野,心中就蹦出个“隐姓埋名”来,很快就有了与“悬首国门”相对的“埋名山野”。记得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主题歌词有“这睡狮渐已醒”句,我便撷来“睡狮醒”三字,为与其相对,又配“巨龙飞”。上联从视觉出发而“看”,下联当可以从听觉出发以“听”。但“睡狮醒、巨龙飞”显然均不是能“听”的,斟来酌去,下联最后定稿为“风云无数英灵,埋名山野,最爱听雄狮吼、巨龙吟”。
过了两天,我再仔细推敲了已冷却的联稿,发现上联“争着”二字,虽能表现广大革命者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但对先烈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终极目标,其表现力度显然不够。思量再三,笔者改“争着”成“只为”,最后全联定稿为广受好评的:“辛亥几多志士,悬首国门,只为看帝制崩、共和起;风云无数英灵,埋名山野,最爱听雄狮吼、巨龙吟。”上下联“悬首”“英灵”相呼应,“只为看”“最爱听”相得益彰。笔调凝重而雄浑,句式灵活而庄重,全联主题突出,富有历史的厚重感。
再如我应邀为无锡雪浪山风景区蒋子阁题联。蒋子者,宋嘉定十六年进士第一,无锡历史上第一个状元蒋重珍是也。此阁原名谭云阁,为纪念蒋重珍状元及第而更名蒋子阁。为沾状元文气,历史上,无锡地区的书香门第都把男孩送到此地读书。
邀请方希望我创作一副短联,最好是五言联,“状元”和“读书”一直在脑海中萦绕。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蒋公重珍号一梅,来历与其高中状元有关。传说在他四十岁时,原临安参政张正甫卸任迁居新塘乡梅棠村,请他去坐馆讲学。张家书堂有一株已经干枯的红梅。来年将进京赶考的蒋重珍,曾在枯梅前默默祈祷:“某若能及第,梅当复生开花。”从此,讲学之余,他精心培育。开春时,枯树竟然开满了红梅。嘉定十六年开科,蒋重珍果然一举夺魁。为作纪念,他自号一梅。这株老梅被后人称为“状元梅”。
我从“一梅”寻找灵感,联想到岁寒三友,心中一动,有了上联:“唯交松竹友”。下联得从“读书”展开,我从《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中摘取“诵弦”两字,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指口诵地叫“诵”,用乐器配合地叫“弦”。原指因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蒋重珍夺魁后的数百年间,蒋子阁中诵弦之声,经年不辍,金榜题名者,络绎不绝。于是乎下联“不辍诵弦声”顺利完成。
“唯交松竹友;不辍诵弦声。”不写状元而状元字在,不着一梅而一梅自现。全联很好地歌颂了蒋子的梅花品格和对锡城读书人产生的深远影响。
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典型的代表之一。是集实用性、独特性、谐趣性为一身的国粹艺术,它历千年而不衰,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为人们普遍喜爱。说到创新,我觉得一定是植根于传统的创新,在立意上不人云亦云,在创作上不落窠臼。珠玉两行,雅俗共赏,和时代同行,平仄之路必将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主持人:您以乐观的精神,坚强的毅力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获得许多荣誉,您是如何看待荣誉与榜样的呢?今天接受《身影》访谈,对栏目有何寄语?
蒋东永:我觉得荣誉既是荣光,值得珍惜;也是鞭策,值得警醒。所有的荣誉都只能代表过去,切不可钻在荣誉的光环里出不来。还有今天和明天等着自己去奋斗,心向善而艺求精。
很高兴很荣幸来到《身影》栏目,接受专访。我的心情是激动的,也是忐忑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幸而《身影》栏目有这么多榜样人物值得我好好学习,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汲取光明。
最后祝我们的《身影》栏目越办越好,祝《身影》的朋友们越来越好,送上我特地为《身影》所撰写的楹联:
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榜样工作委员会《身影》栏目
上联:古老东方,文明闪耀光芒,是谁身影领潮起?
下联:青春中国,奋斗铺陈底色,振我精神逐梦飞。
蒋东永撰
主持人:蒋东永老师虽然双目失明,以乐观的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以顽强的意志肩负起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无比风光,春天脚步;永恒本色,中国声音。”这副楹联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他的楹联创作中切合时代的脉搏,一股清新浩然正气在胸膛凝聚,坚强的毅力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在追逐光明中奋进,在自我完善中升华。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奋发在征途中,有多少像蒋老师一样追寻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正用行动浓墨重彩地书写一幅波澜壮阔、跨越百年的辉煌长卷,他们永远在漫漫岁月中发出亮丽之光。
节目最后我们以蒋老师一副楹联结束今天访谈,“独行黑夜中,心在梦还在;同在蓝天下,你行我也行。”祝《身影》栏目魅力永驻,榜样的力量永远在中国梦的征途中向上前行......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者”,中经在线联合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京忠智库及各省市人民政府驻京办、各省市商协会、上市公司、500强企业、央企国企、各大金融机构资源,被誉为赋能经济“三驾马车+”超级集群综合赋能平台,“融媒体+商协会+专家智库+”联手发力,助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以独特的资源优势赋能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