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O学院|中医底层科学逻辑的重大发现,开启科学中医新时代
2024-07-16 12:32:44 作者 浏览量:1308993 中经在线讯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科技发展的最基础前提条件,一定是学科领域最底层科学逻辑的揭示,中医的发展也不例外。
中医为了自证科学,探索中医底层科学逻辑,已经从上个世纪初起,经过一百多年的艰难探索,一直仍未找到答案,以致至今为止,还停留在中医模仿西医的中医西医化阶段。
本文是本人在完成《科学中医学导论》的书稿后,首次在媒体公开揭示中医底层科学逻辑的重大发现。
·中医科学化,是解决中医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条件。
·中医底层科学逻辑,是中医科学化的首要问题。
·中医底层科学逻辑的揭示,为走进神秘中医世界大门、解读一切传统中医现象,提供了密码钥匙。
·中医底层科学逻辑的揭示,是传统中医学迈向科学中医学的标志。
·中医底层科学逻辑的揭示,是中医数字化工程建设的最基本前提条件。
·中医底层科学逻辑的揭示,为西医从二维医学(物质、信息医学)发展成三维医学(物质、信息、能量医学)的未来医学模式,指明了方向。
一、中医底层科学逻辑的朔源性逆向思维研究
构成世界最本源性的三大要素,应该是人们所公认的物质、信息、能量要素。
人体应该如此。
人体医学亦应该如此。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里,西方文明创造了以还原论为主要研究手段的现代医学,主要以肉体解剖而形成的物质医学,和以生理、心理研究而形成的信息医学;而东方文明孕育了以象思维为主要研究手段的传统中医学。
我们如此梳理后,可以发现:肉体与心理医学的本质,应属于物质与信息医学无疑。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推断传统中医学的本源,是否应该属于世界本源的第三要素——能量要素的医学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对传统中医学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医、中药、针灸进行逐一的本质研究。
二、传统中医学的中医、中药、针灸的能量医学属性研究
中医,是一门中和平衡的医学,其基本诊疗手段,就是《黄帝内经》中多次所说的:热则寒之,寒则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平为期。
那么,这个“之”是什么?这个“平”的主体又是什么?
首先“热则寒之,寒则热之”,这里面的“热”“寒”是能量高低的描述。热,代表能量较高,寒,代表能量较低。这个“之”就是指能量,或者说与能量有关的事物。
其次“虚则补之”和“实则泻之”里的这个“之”,就是产生能量的物质。
由此,“以平为期”应该是指以能量的平衡为目标,这个“平”的主体就是能量。
中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之说。
“四气”指的是寒、热、凉、温。寒、凉是能使人体能量(温度)降低的一类药,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热、温是能使人体能量(温度)升高的一类药,也不过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有的中药实际上只分为寒、热两类即可。
“五味”指的是中药的辛、酸、甘、苦、咸,是“入经”的“靶向性〞,是作用于脏腑经络等标的的属性。
“升降沉浮〞指凉药的降沉与热药的升浮,是能量偏性的中药属性。
中药的本质,就是使人体标的部位能量(温度)增高减低或升降沉浮的偏性。
针灸,是能量通路开关与热能补充的治疗手段。
针疗,是通过针刺穴位产生的反射弧,打开葡萄糖等能量物质运输必须经过的第二场景(血管为第一场景、细胞为第三场景)——经络阻滞开关,而疏通能量和能量物质输送通路的治疗手段。
灸疗,是利用烧灸的热能,通过热传导将能量补充到人体某些缺少能量的部位的治疗手段。
总之,传统中医学的中医、中药、针灸都是利用能量医学属性进行诊疗的一种医学学科。
三、中医底层科学逻辑——“中医能量医学论”理论的确立
一般来说,人们在描述西医与中医的区别时,常常会说到:西医是基于死人解剖学的物质、信息(神经)医学,中医是研究活人“气血”运行的一门医学。
那么,气血是什么?传统中医学里的答案很多,也很模糊,但目前我们至少可以这样说:气血是一定与人体能量运行有着密切关系的。
以上所有的分析研究,是否就可以得出中医能量医学论的科学理论呢?
显然不能,至少在程序上不能。科学理论是必须具有可验证证伪、可复制的特征。只有提出假说,再进行验证证伪和复制实验,若获成功方可成为科学理论。
为此,我们重点研究了与人体能量分布有密切关系的客观参数——人体温度分布与疾病的关系。
上世纪九十年代已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已在医学上广泛应用,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红外热成像体检仪,这种检查仪器已成为国家批准的二类医疗器械设备,其对人体健康状况评估和前曕性预测,准确率高达90%以上。其原理就是利用人体各部温度参数,对照已建立的生理性温度模型,判断健康现状和作前瞻性预测。
而且,在疾病诊疗方面,已经有一些临床医生将红外热成像的数据用于临床实践中。碧如第三军医大吴士明教授团队,近年来已将疼痛疾病与红外热成像温度对照的诊疗方法,广泛运用到临床实践上了。
温度是能量的重要参数,目前无论健康评估还是疾病的临床诊疗,都验证了温度作为能量参数可以诊断疾病的可行性。
因此,“中医能量医学论”理论是完全可以确立的。
四、“中医能量医学论”理论创立,标志着科学中医时代的到来,必将引导科学中医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中医能量医学论,揭示了中医底层科学逻辑的秘密,为中医科学化的扫清了最大障碍;为走进神秘中医世界大门、解读一切传统中医现象,提供了密码钥匙;是传统中医学迈向科学中医学的标志;它必将引导科学中医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目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时代的来临,中医数字化、中医数字人建设工程,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但是,数字化,必须参数化,中医如何数字化?用什么作参数?是个首要问题。
用传统中医学的望、闻、问、切作参数?还是用科学中医学的温度(能量)作参数?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择。
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作为主观成份较多的参数,撇开精准度不讲,其科学性是有待商榷的。
科学中医学的温度(能量)作为参数,有“中医能量医学论”科学理论作指导,且红外热成像的精准度可达万分之一摄氏度,准确、可靠。
由本人担纲的“国医大师数字人”系统工程,就是基于“中医能量医学论”理论和红外热成像技术手段,进行的重大科研项目。
五、中医底层科学逻辑的揭示,为西医从二维医学(物质、信息医学)发展成三维医学(物质、信息、能量医学)的未来医学模式,指明了方向
物质、信息、能量,是世界本源三要素,也是这三维的未来医学模式。
现代医学(物质、信息医学)研究表明,迄今为止,至少过半数以上疾病研究仍处于“病因不明”“病理机制不清”的状态。
究其根源,现代医学(西医)的“三缺一”状况(有物质、信息医学、缺能量医学),是其主要原因。
而且,这种状况与中医不知自已就是能量医学一样,处于“双盲”状态。殊不知,其实中西医的最终会师,一定是在能量医学这个维度的。
“中医能量医学论”理论的确立,不仅为中医科学化发展探明了道路,并且也为现代医学(西医)的进一步发展,找到了“三缺一”的重大缺陷,指明了三维医学这个发展方向。
三维医学,一定是中、西医发展的未来医学模式。
发布:中经在线
供稿: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国医大师数字人”系统工程首席研究员 夏松
编审:熊辉 王海珠
中经在线智库专家推荐:梁中国(中国(CBO)首席品牌官联盟主席、IBF国际品牌联盟主席、中国故事全球传播理事会执行理事长、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全称中国经济报道)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国家战略部署,由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等百家权威机构联合共建,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担负着中国社科院成果中心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融媒体的职能,是一家公益性融媒体综合赋能平台——以“红色领引、小康经济建设、政府三招三引、推进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为企业产品走进国际市场开辟多边贸易”。始终坚持正能量,高唱主旋律,以“报道中国,影响世界;融合发展,共创未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企业发展”为办网宗旨。依托各大主流经济报刊社,整合3000多家网络媒体,300多家地方电视台,500多家海外媒体,形成覆盖全球的经济资讯交互合作机制。是专注于以经济信息合作为中心的产经资讯交互合作平台,也是面向全国以项目运营为主、媒体、政企、智库、商协会联动发展的开放型融媒体综合赋能平台,同时也是多家报刊社提供媒体支持的融媒体集群矩阵和产业智库资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