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秋 忆 爷 爷

    2024-09-21 09:42:58    作者     浏览量:549633

0.jpg

       又是一年中秋日,凝望着皎洁的圆月,想起了圆圆的月饼,更想起常给我月饼吃的爷爷。

       我家是个大家庭。爷爷、奶奶有8个儿女,20个孙子孙女。在众孙子孙女中,爷爷最疼爱的是我,有好吃的也总是给我留着。如今爷爷已离世34年,每当兄弟姐妹们谈及此事,仍然嫉妒不已,说爷爷偏爱我。

      爷爷偏爱我,大概有两个原因。首先,多数老人都有偏爱弱小的习惯。父亲是爷爷最小的孩子,且家境困难,爷爷疼爱父亲并延续到我身上,也在情理之中。而且,我天生体质差。据母亲讲,我出生时弱小得像只老鼠,谁见谁摇头,都说难成人。后来,虽然活了下来,但多年贫血,营养不良,体质虚弱,一天到晚懒洋洋的,走路从这边歪到那边,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吃饭也特别捡馋,好食物没得吃,粗馍饭没胃口,是一个不让大人省心的主。小学时,我像半死不活的秧苗,连大声读书的力气都没有,只能歪着头斜趴在课桌上默读,所以时至今日也不善表达。由于天生柔弱,大家都很怜惜我,爷爷更是对我偏爱有加。

       爷爷偏爱我的另一原因,是我爱学习、成绩好。我体质差,干活常常偷懒,偷懒的最好借口就是学习。谁知无意插柳柳成荫,本来是借学习偷懒,后来竟真爱上了学习。除一年级懵懵懂懂度过外,二年级后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众兄弟姐妹中更是佼佼者。这是最让我引以自豪,也是最让爷爷高兴的事情。特别是小学校长曾对爷爷说,我将来一定能考上重点中学,更是让他很有面子,兴奋了许久,对我的宠爱也更深了一层。

       那时,爷爷住村西头,俺家住村中间,尽管距离不近,但我去的很勤。上学前、放学后、星期天、节假日,有事没事总爱往爷爷家跑,几乎每次都能得到爷爷的打赏——给点好吃的。

       说是好吃的,其实就是馒头、包子、烧饼、面泡、炒花生、水果糖、月饼、点心、甚至含大豆面较多的杂面馍而已。这些看似极其平常的食物,在当时都是难得的美味。那时,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吃顿白面都是奢侈,多数家庭只有过节才能改善一下生活。

       爷爷人缘好、威望高,看望他的人自然就多,儿孙们、邻居们偶尔改善生活,也都不忘给他送些。这些美味,爷爷舍不得独享,就留些给孩子们,我便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爷爷家有两间平房,里间是卧室,外间是门厅兼厨房,中间屋梁上悬挂着一个馍篮,有好吃的都放在里面。每次到爷爷家,我就斜靠在门框上,默不作声地注视着馍篮。爷爷心领神会,不等我开口,便问:“小,饿了吧?我给你拿东西吃。”这是我们爷孙俩特有的默契,其他兄弟姐妹一般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有时候,几天不到爷爷家去,爷爷便到俺家来。抚摸着我的头问:“小,咋没去西地(西地,指村西头爷爷家)?”接着,便从口袋里掏出用干净手绢包裹的吃食给我。有时还有更大惊喜——给五分或一毛零钱,让我买铅笔本子用。因此,每次见到爷爷都格外开心。

       爷爷知道我爱吃月饼、点心,每年中秋的月饼、春节的点心都精心给我留着。初一的一个周末,爷爷来我家说:“小,帮我拉豆叶去”。那时的农村,不仅缺吃少穿,而且燃料也短缺,大豆收割后,都会把豆叶收集起来拉回家做燃料。到了爷爷家,还没干活,爷爷给了我一个月饼。那天下午,我用地排车拉了三趟豆叶,拉一趟赏一个月饼,一连吃了4个,真是过足了瘾。事后想,爷爷哪是让我去干活,分明是赏我吃月饼才对。这种习惯爷爷一直延续到离世前。

       后来,我上了高中、大学,离家越来越远,与爷爷见面也越来越少,但爷孙俩的感情却与日俱增。每次回家,我都会第一时间去看爷爷。大二暑假,为让爷爷开心,我特意邀女友一起回家。爷爷见她文静、秀气、懂事,又是大学生,就格外开心,特意掏钱给我,让我好好款待。后来母亲说,爷爷对我女友特别满意,希望能早日成为他孙媳妇。遗憾的是,没等我结婚,他老人家却离世了。

       爷爷高大魁梧,精神矍铄。他一米八多的个头,直到离世前眼不花,耳不聋,背不驼,半尺长的花白胡须飘荡在胸前,走到哪里都格外引人注目。他爱干净,尽管整日忙于农活,但衣着整洁,屋里院里一尘不染。他习惯戴一顶黑色六瓣瓜皮帽,身着黑色长裤和白色盘扣粗布衫,下穿广口千层底布鞋,腰间别着一杆玉嘴铜锅的旱烟枪和一个黑色的烟丝袋。闲暇时,他常取出烟枪,在烟锅上按一捏烟丝,用火柴点上,便微闭双眼,意味深长地细品起来。那神态平和优雅,怡情享受,令人羡慕。

       爷爷是普通农民,没有读过书,也讲不出太多大道理,但他公私分明,处事公道,主张正义,在村里威望很高,大队小队都信赖他。生产队有菜园时,他是护菜员;生产队有瓜园时,他是护瓜员;生长队打场时,他是护场员;村里有了矛盾纠纷,他又是义务调解员。特别是遇到难调处的矛盾,只要他一出面,很快就能化解,即便双方冲突打破了头,经他说和也能化干戈为玉帛。总之,只要集体需要,邻里需要,他都义无反顾,尽心尽力。

       爷爷温和慈祥,心地善良,和睦四邻,一生中没有与别人发生过争吵。老爷爷在世时,家里开过油坊,在本村和周边村雇过一些帮工。爷爷视帮工为亲人,谁家有困难都会施以援手,对本村乡邻更是如此。所以,爷爷在远近村有很好名声。小时候,到周边村办事,一听说我们是彭庄姓时的,都会给予热情照顾,向我们询问爷爷的情况,转达对爷爷的问候。这让我们格外自豪!

       听父亲讲,爷爷出殡那天,本村和周边村上千人为他送行,这在农村是罕见的大场面。我当时在省城读书,家人没通知我,未能送爷爷一程,成了我最大的遗憾。为此,我埋怨了父亲很久。

       爷爷离世前,饮食起居非常规律,每天都到地里干一些轻便农活,割一箩筐青草,回家喂羊。一天,他突然给父亲说身上无力,懒得动弹。父亲立即送他去地区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后说,爷爷没病,是器官自然衰竭,不会有痛苦,建议回家静养,并尽量满足老人家的心愿。大家问爷爷是否不适?有啥心愿?爷爷说没有什么不适,就是没力气,想吃几口西瓜。那时,反季节西瓜极少。在家的堂兄弟们全部出动,分几组骑车到菏泽城满大街寻找西瓜,最终买到了西瓜,满足了爷爷的心愿。不几天,爷爷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听父亲讲,爷爷临走前问到了我,问到了他曾见过的我的女友,那是他未了的心愿,也是他一直的牵挂。我结婚后,和爱人第一时间祭拜了爷爷,以告慰他在天之灵。

       从我记事起,没见爷爷吃过药、打过针,也没有什么病痛或身体不适的情形。爷爷终年84岁,在当时的农村已是罕见的高寿,无疾而终更是人生最圆满的修行,是当之无愧的福星、寿星。许多人说,爷爷一生圆满,是他的修为,更是他积德行善的福报。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虽然爷爷已过世34年,但每年中秋,我都会想起爷爷,想起月饼,想起那个悬挂在屋梁下的馍篮子。每次想起,都感到周身温暖,都能深切地感受到亲情的力量、善良的伟大、人性的光辉!

 

 (山东省菏泽市政协副主席  时圣恩)



发布:中经在线

供稿:时圣恩 

编辑:侯晋平 房旭青

编审:熊 辉 王海珠

00.png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全称中国经济报道)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国家战略部署,由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森林康养建设工作委员会等百家权威机构联合共建,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担负着中国社科院成果中心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融媒体的职能,是一家公益性融媒体综合赋能平台——以“红色领引、小康经济建设、政府三招三引、推进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为企业产品走进国际市场开辟多边贸易”。始终坚持正能量,高唱主旋律,以“报道中国,影响世界;融合发展,共创未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企业发展”为办网宗旨。依托各大主流经济报刊社,整合3000多家网络媒体,300多家地方电视台,500多家海外媒体,形成覆盖全球的经济资讯交互合作机制。是专注于以经济信息合作为中心的产经资讯交互合作平台,也是面向全国以项目运营为主、媒体、政企、智库、商协会联动发展的开放型融媒体综合赋能平台,同时也是多家报刊社提供媒体支持的融媒体集群矩阵和产业智库资源平台。

16621841738895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