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四大”战略谋划工业软件自主可控体系
中国新闻网 2021-04-03 00:24:18 作者 记者 刘育英 浏览量:1126385中国工业互联网已应用到30多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但工业控制、工业软件、智能装备等短板也在制约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卡脖子问题该如何解决?短板如何破解?近日,中新社记者专访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解答上述问题。
过去三年中,中国工业互联网与行业的融合加速纵深拓展。徐晓兰介绍说,工业互联网已应用到钢铁、交通、能源等30多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而且从单体应用向系统化、集群化应用延伸。
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也在扩张。据测算,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达3.1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提升至2.9%,对数字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16%,带动就业人数131.29万人。
与此同时,中国工业互联网总体发展水平及现实基础仍有待强化,关键基础支撑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还不能满足全行业应用需求。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面临工业控制系统、高端工业软件、工业网络、工业信息安全四个方面的“卡脖子”问题。
就工业软件领域,徐晓兰建议,实施大政策、大平台、大工程、大项目“四大”战略,加快形成工业嵌入式操作系统自主可控发展体系;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建立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设立科技专项,研发自主操作系统。
另外,采用税收减免、信贷支持、上市融资等方式,加强对自主创新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
就传感器方面,徐晓兰建议,以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和应用为契机,全面布局智能传感终端相关技术,系统攻关智能传感终端多功能集成、模块化架构、统一通信接口等技术,全面培育“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整机产品应用集成”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链。
此外,破解短板,标准、人才等方面建设都不可或缺。例如对于传感器,徐晓兰建议尽早成立智能传感终端标准化工作组织,广泛征求行业的意见,加强接入协议、组网、接口、核心芯片产品系列化型谱化发展的标准研制,以标准化规范、引领和促进产业发展。
今年1月,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工业芯片、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系统等供给能力明显增强。
“应以《行动计划》为指引,持续加大对于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关键技术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在工业控制、智能装备、工业软件等关键领域,改变‘分蛋糕’式的资助模式,进一步整合研发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成果”,徐晓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