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学东:工业强基的国际经验与建议

    2021-12-02 10:56:16    作者     浏览量:3762449

来源: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

  中国经济报道12月2日讯(熊辉  王海珠)未来15年是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我们必须要提升产业基础、做好质量和品牌建设。

  工业基础薄弱是我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品牌中国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们需要从体制机制创新、研发机构建设、优秀人才培养等方面协同发力,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工业强基与质量品牌建设。

  ——陈学东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微信图片_20211202105312.jpg

  (以下为陈学东在11月27日由《财经》杂志、财经网和《财经智库》主办的“《财经》年会2022:预测与战略”上发言,全文如下)

  今天给大家做一个“提升企业自主产业创新能力,推进工业强基和质量品牌建设”的报告。

  报告分为五个方面。首先,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提出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要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十九大上又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制造强国是我们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中国梦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内涵有六个方面,一是自主创新能力要进一步提升,二是产业结构要进一步优化,三是制造业产品质量和品牌要进一步提升,四是要用绿色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五是供应链能够实现自主可控,六是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优化。

  未来15年,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比较复杂,一方面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高端产品对我们压制,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同我们争夺中低端市场,我国制造业面临双向受压的局面。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也出现了变化,纵向缩短,横向趋于区域化,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我们目前是制造大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1年位居全球第一,2020年达到26.6万亿元,但大而不强,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2019年工程院组织专家对26类代表性制造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1类产业世界领先或先进,15类产业与世界制造强国差距大或巨大。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品牌中国的必由之路是工业强基。工业基础包括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重要基础工艺、工业软件、质量技术基础。工业基础是制造业产品质量性能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只有工业强基,我们国家的制造强国目标才能实现。总书记在2019年中央第五次财经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发挥两个优势,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今年3月份,我国发布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以及落实双碳目标、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等做出了部署。

  我国的制造业目前大而不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弱、研发投入少,科技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二是工业基础薄弱,一些重要领域的高端基础件依赖进口,比如大型盾构机主轴轴承,电动汽车电液转向架;部分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寿命和可靠性不高,寿命大概只有发达国家最好水平的30%,短板问题突出;质量效益指数低,缺乏国际知名品牌。三是资源能源利用率低。制造业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6倍,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四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水平亟待提升,部分企业仍在进行数字化“补课”,数字化、网络化制造尚处在初级阶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还在刚刚开始探索。

  我国制造业之所以存在上述不足,我们分析大概有几个原因:

  第一,我们科技创新长期以来处于跟踪模仿,自立自强不够,自然科学领域很少提出重大科学问题,技术领域原创性重大技术成果和变革性成果不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学研融合机制还没真正形成。第二,缺少顶层设计,工业基础研究重视不足,产业链发展不协调,整机、系统、成套设备与工业基础发展相脱节。第三,工业基础研究前期积累不够、后期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第四,产业基础共性技术研究不够,科技与经济融合不足。全世界技术创新活动一般遵循三个阶段,一旦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实现之间的中间环节弱化,技术创新链条就会发生断裂,科技经济两张皮就会出现。1999年以后,我国工业部门科研院所转制,大多无力从事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导致技术创新链条一定程度出现断裂。第五,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尚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我国企业开展共性技术研究的基础条件差,制约了基础条件改善和创新能力提升;技术创新动力后天失调,不愿也不敢在高风险的长线研发项目中投入过高;企业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欠缺,侵权成本过低、追责门槛过高;企业技术人员待遇偏低,造成我国企业难以聚集高层次人才;质量技术基础投入不足,缺乏质量人才。第六,高校对科技经济融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支撑不足。

  下面我介绍一下日本、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在工业强基方面的经验做法。一是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工业基础,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保护本国制造业;二是重视科研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建立弗朗霍夫研究院等共性技术研发机构,加强行业共性技术供给,确保工业基础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政府、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合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四是重视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攻关;五是重视生产工艺的创新,工艺创新对产品创新的研究经费占比较高;六是重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把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大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投入,占领质量品牌竞争制高点;七是重视整机企业与零部件、基础材料、先进工艺研发生产企业稳定的供需关系;八是建立全面系统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制造业产业升级输送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力。

  我来自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我们集团有四支力量,一是包括30家转制院所的突出研发优势,二是拥有11家设计院的勘察设计能力,三是包括中国一拖、中国二重、中国恒天在内的重大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四是丰富的国际化经验,服务全球160多个国家。我们集团的战略定位是锻造国机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多年来,我们集团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促进工业强基和质量品牌建设方面进行着不断探索,有以下几方面经验和大家分享:

  一是重视产业技术基础能力提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着力解决重大装备基础领域的短板弱项,服务国家重大工程。二是重视转制院所行业引领作用,持续稳定支持转制院所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促进基础研究和产品实现有效衔接,勇做原创技术"策源地";三是重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成为产业链"链主",集聚高端生产要素,带动中小企业发展,驱动产业链转型升级;四是重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精品工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科学家精神;重视企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在技术高地上构筑高峰,在优秀团队中产生领军人才。

  未来15年是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我们必须要提升产业基础、做好质量和品牌建设。下面我从体制机制创新、研发机构建设、优秀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几点建议。

  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分类施策,形成可持续推进机制。二是进一步创新机制,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包括: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话语权,发挥转制院所作用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鼓励龙头企业成为产业链主、带动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国家给予经费支持或税收优惠,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培养一批“专精特新”隐性冠军,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打造重点领域特色产业集群等。这是最近11月份国务院刚刚出台的《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国家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会进一步提升,在我们国家产业基础提升和产业链现代化过程中发挥重要力量。三是对标世界一流、加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极端条件、高精度、高稳定性、可靠性计量与检验检测技术,健全国际、国家、团体标准体系,建立质量分级制度,开展高端品质认证,加快中国标准“走出去”,培育检验检测认证知名品牌。

  研发机构建设方面,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未来产业链,建立健全共性技术研发机构。鼓励转制院所回归公益,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为国家在解决关键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鼓励大型企业集团组建重大装备创新联合体,联合高校、院所、主机和零部件企业,形成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良好生态。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支撑企业技术创新,参与企业项目凝练,帮助企业分析问题背后的科学技术问题,并结合自身优势,开展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

  优秀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要大力培养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企业家都是有战略引导作用的。我们要在企业中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科学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融合的战略科技领军人才,要培养具有科学家素质的工程师和工程师修养的研究员,要“工学结合”为企业培养输送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如果我们把这几个方面人才都培养好、使用好、尊重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一定会大幅提升。

  总之,工业基础薄弱是我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品牌中国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们需要从体制机制创新、研发机构建设、优秀人才培养等方面协同发力,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工业强基与质量品牌建设。


faed50a923c01d9d8121845b9f6bae8.jpg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者”,中国经济报道联合权威机构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京忠智库等,被誉为赋能经济“三驾马车”,媒体+商协会+智库联手发力,助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以独特的资源优势赋能企业发展!

      ▶“三驾马车”联手发力赋能企业.pdf

      ▶ 中国经济报道 简介.pdf

      ▶ 中国经济报道简介及项目介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