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落下——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慈善家李晓林博士
2022-03-21 21:25:24 作者 浏览量:3570801 中国经济报道讯 (熊辉 王海珠)“再远的山,也挡不住我们坚定的脚步,并不是那里有美丽的山花;再偏的村,也拦不住我们执着的行程,并不是那里有迷人的炊烟。通往乡村振兴的路,让每个人都不落下是我们的目标;饮水思源,济困扶危的善举为我们导航。你可能不知道我是谁,我却始终惦念着你。我知道你有一个梦,你可能不知道,那就是我们共同的梦。”
2021年2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全国人大代表、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电商乡村振兴联盟主席、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林达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慈善家李晓林博士,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领取证书和奖牌时表示,“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乡村振兴,一个都不落下”。
2022年3月,李晓林再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在全国“两会”上为市场主体、乡村振兴建言献策。长期以来,李晓林率领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中国电商乡村振兴联盟,募集善款和物资超32亿元,为脱贫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对接销售农产品超260亿元,累计帮扶困难群众超过2300万人次,荣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集体”以及“民建参与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中华慈善奖等40多个荣誉称号和表彰,连续10年透明指数并列全国第一,收到受助地区和群众回赠的锦旗4000多面,为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以及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饮水思源,带头捐赠帮扶农村群众
1987年,李晓林秉承“实业报国”的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从中国人民银行辞职,创办林达集团。三十多年来,林达集团完成了房地产、文化旅游、科技化工、风险投资等四大板块的运作,企业规模扩张迅速、经营业绩卓著,集团资产质量极高,并且始终保持资产的良好状态。李晓林因此被誉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优秀企业家。截至目前,李晓林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华慈善奖”等112个奖项。
李晓林表示,林达集团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经历了创业、积累、定位和发展的磨砺,完成自身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如今正稳健地向新的高度登攀,在未来的岁月中将创造新的辉煌。
1995年,李晓林怀着“致富思源”的情怀,开始其光辉的慈善历程。当上世纪90年代、“万元户”还很罕见时,李晓林先生仅1995年一年时间里就捐赠650万元,其中捐资550万元修缮明清时代古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嵩祝寺;当2003年、中华骨髓库仅有2万例数据库时,李晓林先生捐赠225万元发起中华骨髓博爱基金,帮助中华骨髓库发展成为目前全世界第三大骨髓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华人骨髓库;当2011年了解到我国贫困地区因为救护车缺乏而耽误危急重症患者、孕产妇、伤员急救时,李晓林先生发起“思源救护”项目,并已联合社会向1000多家医院累计捐赠近4000辆救护车;……李晓林自1995年开展慈善捐赠以来,已累计捐赠5000多万元人民币,支持中国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乡村发展、社会救助和赈灾救灾等事业。
李晓林说:“还记得2004年在贵州毕节地区援建林达思源小学后,老师和孩子送我们离开,面包车开动后,学生们不顾扬起的尘土,追着车子喊‘谢谢’。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深受感动,我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我们应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建言献策,积极为市场主体鼓与呼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还要应对世纪疫情、碳中和等事件的影响。因此,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明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如何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并且化危为机,兼顾经济转型与再平衡,李晓林认为2022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李晓林表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市场主体总数达1.5亿户,个体工商户超过1亿户,亿万市场主体的磅礴力量,不但推动了我国经济总量迈上百万亿元大关,而且持续稳定地为国家和社会创造财富,还承载带动7亿多人就业。企业稳则市场稳,市场强则经济强,经济好则百姓富。特别是在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际,市场主体的稳定发展和踊跃捐赠,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李晓林提交了《关于诉讼法中管辖权有关内容修改补充的议案》、《关于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机构设置、充实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力量的建议》等,旨在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活动、激发市场主体潜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规范健康发展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竞争环境,从而推动市场主体稳中求进,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其中,李晓林领衔38名全国人大代表附议,提出的《关于诉讼法中管辖权有关内容修改补充的议案》,议案强调从法制及司法程序上最大程度地降低因“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的司法不公等负面影响,促进政企关系健康发展。该议案已递交全国人大办理。
乡村振兴,助力健全农民致富长效机制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于2020年底打赢脱贫攻坚战、于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为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李晓林带领中国电商乡村振兴联盟团队,在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指导下,大力推进“数商兴农”工作,从“线上产销对接、品牌推介洽谈会、三品一标认证”等维度开展工作,夯实农村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
初心不改,使命在肩。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李晓林就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建议电商平台、农产品企业、致富带头人,持续参与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的建设、优化和拓展,主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既要“富了老板”,又要“帮了老乡”;二是建议电商平台、农产品企业、电商主播、慈善组织建立健全乡村振兴联动机制,自愿、踊跃参与第三次分配,捐赠一定比例的销售额用于乡村建设和帮扶工作。
李晓林说:“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让每个人都不落下’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继续开展成效显著的帮扶工作,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做出应有的贡献。”
李晓林表示,2022年,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中国电商乡村振兴联盟、林达集团继续当好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力军”,为慈善事业和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者”,中国经济报道联合权威机构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京忠智库等,被誉为赋能经济“三驾马车”,媒体+商协会+智库联手发力,助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以独特的资源优势赋能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