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惹祸?交行回应难摆脱舆情泥淖
2022-07-21 08:21:27 作者 浏览量:4328353中经在线讯 (熊辉 王海珠)
近期,交行人脸识别漏洞盗刷案引发媒体关注,犯罪分子通过模拟人脸通过交行人脸识别系统验证盗刷储户账户存款,目前已有6位交行储户共被盗刷数百万元,事发后交行因拒绝承担任何责任被多名用户起诉。7月6日,凤凰网科技对其中一起案件进行详细报道,并引用法院判决相关内容指出,交行未见存在明显的过错和过失。报道发布后引发舆论热议。
7月15日,微博账号“老板联播”(粉丝数:560.8万)发布带有交行工作人员回应录音的视频。视频中的交行工作人员表示,操作转账与中国人民银行或公安系统联网核查,目前无异常,没有接到上述情况上报。同时,提醒用户不要下载陌生链接或与陌生人视频通话、屏幕共享以免个人信息泄露。
7月6日至7月19日,话题相关信息共计5758篇次,微博为主要传播渠道,占比超八成。7月6日,凤凰网科技在多平台发布报道,并创建微博话题#银行人脸识别被骗子破解#,相关话题于次日登上微博热搜榜,推动舆情峰值形成。随后,舆情热度呈波动下降。18日,《中国新闻周刊》发布同起案件的相关报道,推升舆情热度逼近舆情峰值,#银行人脸识别系统被攻破#登上头条号热搜榜。
图1:传播渠道分布
图2:话题热度走势(单位:篇次)
一是质疑案件责任判定,认为银行应承担与其收益相匹配的风险责任。中国经济网引用专家观点表示,从制度框架的合理设定来考虑,制造更多风险、获取更多收益的一方,理应承担更多的风险与责任,因此银行方应该承担和其所获收益成比例的风险责任。凤凰网科技引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郭锐的观点表示,在法律上,即便是由于技术本身无法实现百分之一百的精确,对于造成的损失,银行也应该承担责任,不能以用户信息泄露的说法逃避责任,除非能够证明用户和犯罪分子进行了互相配合,导致了损失。
二是关注人脸识别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挑战,认为银行有义务为人脸识别技术提供检验方案。《南方都市报》指出,可以被非活体验证甚至合成素材“骗”过的人脸识别系统安全等级与其对应的风控范围极不匹配,金融安全监管部门应当介入以敦促相关银行作出回应并提升人脸识别系统的安全性。上游新闻引用法律人士观点表示,人脸识别技术水平无疑要进一步提高,在技术水平未达到但错误率可被接受的情况下,使用该技术的一方也有义务提供更多的检验方案,来确保交易安全。
三是聚焦银行技术落后、公众防范意识薄弱等事发因由,呼吁从法律层面加大对人脸信息安全的保护。微信公众号“九派评论”指出,从银行内部看,目前不少金融机构采用的都是更便宜的二维识别人脸技术系统;从银行外部看,此事也暴露了公众对人脸信息的隐私保护意识还较为薄弱。并建议应从法律层面规范人脸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设立人脸信息监管的专门机构。《中国新闻周刊》杂志引用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的观点表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必要考虑对生物识别信息进行单独立法,不应放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框架下来进行保护。
近期,多家村镇银行出现存款安全相关事件拉升了储户对银行资金安全问题的关注。故交行人脸识别漏洞盗刷案被媒体报道后,迅速吸引舆论聚焦。事实上,该事件的舆情风险显现已久。储户被盗刷案件发生时间集中在2021年6至9月,交行已意识到相关风险并在2021年9月9日发布“关于人脸识别停用的公告”。但2021年10月,交行再次发生人脸识别盗刷案,可见交行的人脸识别并未有实质性的改进,为此后舆情的发酵升级埋下隐患。
媒体报道案件的一审宣判结果与公众预期相悖,质疑交行人脸识别漏洞的舆论声音高涨,而交行却一直处于“失声”状态,加剧了事件舆论环境的复杂度。直至15日,才有交行工作人员的回应录音通过自媒体发布。但其表述中“与有关部门联网核查”“未接到上报”等言论有将核查责任和盗刷原因“甩锅”给相关部门和储户的嫌疑,成为该事件被媒体再度跟进报道的诱因之一。
此次事件前后时间跨度大,而交行在跟进过程中研判准备不足,未能掌握舆论主动权,间接导致事件热度反复,引发线上规模性质疑。预计该案后续有作为“典型案例”被媒体持续关注引用的可能。此外,数据隐私和资金安全保护问题或将持续受到舆论审视。面对此类舆情事件,建议金融机构充分重视声誉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原则,建立与投诉、举报、调解、诉讼等联动的声誉风险防范机制,把控舆情发展态势。
表1:话题关涉重点报道财经新媒体TOP5
图片说明:报告根据自媒体对热点敏感事件发布的文章敏感程度、舆论关注度综合分析得出关涉本话题的重点自媒体TOP5。
7月13日,微信公众号“市界”推送文章《“刷脸”惹祸,交通银行用户40万存款被盗》,文章报道某一被骗储户的具体案例,同时援引专家观点指出银行现存问题及应对方法,吸引舆论关注。(微信公众号“市界”通过深度分析长文分享更具洞见的资本观察,积累了一批忠实读者,文章互动性较高。该账号封面文章平均阅读量在1万次至3万次,综合影响力一般。)
7月6日,微信公众号“灰产圈”推送文章《储户近200万巨款不翼而飞 人脸识别漏洞成骗子作案工具》,文章标题突出金额数量激起读者好奇心,吸引舆论聚焦。(微信公众号“灰产圈”主要调查揭秘互联网黑灰产业链,同时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并发表相关观点。该账号同时开通了视频号,通过图文、视频等多元形式吸引了部分关注者,封面文章平均阅读量在1万次至3万次,综合影响力一般。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者”,中经在线联合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京忠智库及各省市人民政府驻京办、各省市商协会、上市公司、500强企业、央企国企、各大金融机构资源,被誉为赋能经济“三驾马车+”超级集群综合赋能平台,“融媒体+商协会+专家智库+”联手发力,助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以独特的资源优势赋能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