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窦尔翔:从时空自洽到社会自洽

中经在线讯 昨天是李幼平院士90华诞,但更是李老师关于时空自洽的研讨盛宴。李老师的学术似乎从没有停下来,重要的是他不仅在信息领域始终走在前言,而且能妥帖地生成高维概念,更能秉持生产力思维,始终追求研究为解决问题服务。他总结为“物理为锚,工程为舟,志在灵境”,我不揣冒昧地向他建议可否再加一句“心在民生”。
研究核武保家卫国是为民生,制定“同一内容标签格式规范”是为民生,提出从“物理世界共识”向“人类社会共识”迈进。在灵境时代,提出用时空自洽的足够完美加持区块链的尽力而为。我响应“人类社会共识”的号召,在“时空自洽”的“实数”甚至“实事”的基础上,用“社会自洽”的“底线共识”甚至“ESG自洽”的“底线共识”来促成以人为本的“好人好事”和“对人对事”。以此作为形成正义平台的理论基础。
下图是李幼平院士的“科学证伪的时空标准”,其功能是有助于确知事实获得“数实”。事实发生的情境是“实境”,数学描述之境,乃至于能将人的“眼耳鼻舌身脑”都模拟甚至与实境中的人孪生的则是钱学森所说的“灵境”。如果说在实境中,实境不过是实人借助工具或不借助工具的感觉和知觉所及的反映,那么虚境则是人的感觉和知觉功能的复刻。可见UCL是灵境的孪生配套。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上图中,时元和位元形成时空要素,在此背景下人元和物元形成事元。所谓人,是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是关系的驱动者。人通过意识、需求和行动连接物与事。所谓物,是客体,包括工具、资源、环境等客观存在,是行动的媒介和条件。所谓事,是过程与目标,是人通过物实现的行动或任务,体现人的意图与物的价值转化。这里需要强调,所有的人、物、事都在时空中发生,这是最本质的条件。
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人类社会存续的动力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人类能最大化满足生活的需要。动态来看,人类社会会通过具有不断进步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来实现越来越大的“最大化”均衡量,即人类的福祉不断增长。这段话是规律,本来应当成为人类共识,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理解或者都愿意知行合一。这甚至不是一个“举手表决”的过程,而是需要遵循规律,用蕴含规律的道场来激励孵化的过程。
也就是说,社会要熵减有续,就不能被动监测,而是要主动管理。这样我们需要在“人实”、“物实”、“事实”的基础上记录成便于在灵境即“人脑”或者“电脑”、“元宇宙”中获得“数实”,并坚持“实事求是”,寻找熵减有序法则,并用此法则反向主动管理人的行为或者干预“物理”、“化学”、“生物”、“事件”。可见,人、物、事的配置是一个动态过程,好的道场是可以激励“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这个过程是在科学基础上的统学过程。
为此,特将以上基元勾画为下图,称之为“社会自洽”图。如果说“时空自洽”是一级结构,那么“社会自洽”则是次级结构。这样也算是“社会结构”站上了“时空结构”这一巨人的肩膀上。本日记将时空结构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实空结构”即实境,一个是“虚空结构”即灵境。显然,灵境是实境的次级结构。在此基础上,又会产生逐级降低的使用价值结构、交换价值结构,以及信用规则结构。如下图所示:
人类产生的本质是“社会生命”的存在,群体体现为维护社会生命存在的规则即早期的法律、道德,后期的信用,个体体现为“从集体中来,到集体中去”的信息、数据、观点、想象、决策等的采集和交互过程,或者说是个体碳基大模型的训练过程。也就是说,已经产生了个人的“灵境”与社会的“规则虚境”。因而将位元一分为二,描述为实位元和虚位元。全球定位是对实位元的技术共同体,互联网是实位空间之上的全球虚位共同体。
最有意义的是时空灵境和社会生命。传统技术下,人类通过眼耳鼻舌身脑来感知环境、整合认知并得到决策,时空灵境则是人的神经系统替代的产物。意识上传的技术创想和实现让人们进一步相信人的本质是认知大模型。只有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比作生命器官间涌现生命的初心而不是狼羊吞食关系的国家文化才能确保大模型决策能引导人类熵减有序(续)的发展。
物元在金字塔的底部,体现为早期人类“刚刚”诞生时物质的匮乏和低级,物元向上与人元相通表明人类作为目前人类认为最高级的灵长类,注定社会的初心是以人为本而不可能是以物为本或者以资本为本。人元和物元的距离描述的是人类文明水平的提升,其提升的机制是事元,事元演绎为信任元下资金不足的金融元与使用价值供给的业元。
文明互鉴分为纵向互鉴和横向互鉴。前者的确认是后者秩序的根本。人类文明化过程是一个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这个过程即是统学和科学交叉并列螺旋式延展的过程,也是不同文明继起性借鉴的过程。新质生产力体现为以下创新过程序列:内涵数理的易经的道理、神学、哲学、逻辑学、科幻、创意、理论、技术、产业、企业、产品。这个过程是民生福祉具象化的过程,也是不同文明的接力赛的过程。
发布:中经在线
责编:侯晋平 房旭青
编审:熊 辉 王海珠
荐稿:陈海鹏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全称中国经济报道)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国家战略部署,由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森林康养建设工作委员会、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等百家权威机构联合共建,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是一家公益性融媒体综合赋能平台——以“红色领引、小康经济建设、政府三招三引、推进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为企业产品走进国际市场开辟多边贸易”。始终坚持正能量,高唱主旋律,以“报道中国,影响世界;融合发展,共创未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企业发展”为办网宗旨。依托各大主流经济报刊社,整合3000多家网络媒体,300多家地方电视台,500多家海外媒体,形成覆盖全球的经济资讯交互合作机制。是专注于以经济信息合作为中心的产经资讯交互合作平台,也是面向全国以项目运营为主、媒体、政企、智库、商协会联动发展的开放型融媒体综合赋能平台,同时也是多家报刊社提供媒体支持的融媒体集群矩阵和产业智库资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