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心之光:伟大建党精神溯源行动”开启实地寻访 第一站走进李大钊的故乡

中经在线讯 5月21日凌晨,熹微将明。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中共一大纪念馆共同发起的“初心之光:伟大建党精神溯源行动”寻访团队整装待发,第一站走进李大钊故乡河北乐亭、卢龙和昌黎,继17日启动仪式后,紧锣密鼓,正式拉开建党先驱足迹实地寻访活动的帷幕。
本次寻访活动由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带队,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特邀副会长、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徐光寿,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理事郭金良等专家学者,上海南房(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暴智浩等一行全程参与。
活动由中共一大纪念馆与中国李大钊研究会联合开展,旨在追寻建党先驱的足迹,通过旧址和革命场馆寻访、现场采访、专家深访等,推动对建党先驱生平事迹的进一步研究,体悟建党先驱的思想情怀,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第一站,寻访团队走访了李大钊的出生地和幼年成长地乐亭大黑坨村,青少年求学地卢龙永平府中学堂旧址,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开启地昌黎五峰山。这里既是李大钊人生的起点,也是其革命人生的起点。
寻访团队来到河北乐亭大黑坨村,瞻仰了李大钊故居,寻访了李大钊幼年读书的私塾和他帮助建立的大黑坨小学。这里是李大钊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也是其牵挂一生的故土。在大黑坨村,寻访团队看到了大钊先生对家乡和人民的热爱,也感受到了村民对大钊先生由衷的崇敬与爱戴。
李大钊夫人赵纫兰的侄孙、李大钊故居管理处副主任赵书明向寻访团队讲述了李大钊在祖父的教育和影响下刻苦读书的童年经历和帮助村民的事迹,也讲述了自己爷爷、李大钊的妻弟赵小峰在李大钊的影响下投身革命、最终英勇牺牲的故事。
大黑坨小学的前身是大钊先生1919年回乡探亲时亲自主持并参与建立的新式学堂。大钊先生为学校亲笔题写了校训“学校造人材为改造社会,读书为做事不是为做官”。2011年,教育部将大黑坨小学每一届四年级命名为“李大钊班”。大钊精神的种子已经在一届届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帮助他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乐亭李大钊纪念馆,寻访团队参观学习了李大钊生平事迹展览、李大钊家风展,交流李大钊史料挖掘和研究推进,回顾李大钊的一生,感受大钊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弘扬。中共一大纪念馆与李大钊纪念馆举行了共建签约仪式,携手联建,推动纪念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1905年至1907年间,李大钊离家前往永平府中学堂求学。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新式教育。这里也是少年李大钊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地方。卢龙县旅游文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迎春和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理事郭金良带领团队通过比对清末永平府城图和实地探访永平府城西门、南门和经幢文物古迹,确认了李大钊求学的永平府中学堂旧址所在。古老厚重的城门、门外的青龙河都留下了少年大钊前来永平府求学的足迹。
永平府中学堂历经百年变迁,现为卢龙县中学。在卢龙县中学校史馆内,陈列着李大钊的《修身》课本,内页还保留着他当年的批注:“非自强无以立国,非博学无以广识”。李大钊的精神也激励着学生们努力“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
在李大钊干部学院和五峰山管委会一行的引领下,寻访团队沿着蜿蜒山路,走进昌黎县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聆听了李大钊干部学院党史教研部主任于淑红副教授进行的现场教学,探访大钊先生八次来到五峰山游览、山居、避难,从事革命工作的足迹,体悟他与五峰山结下的深厚革命“情”缘。李大钊钟情五峰山,1919年他在这里写下《再论问题与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革命名篇,从这里开启,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撒向中华大地。
肃立在“大钊铁肩像”前,寻访团队齐声诵读大钊先生的短文《牺牲》,感悟大钊先生高尚的牺牲观:“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李大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高尚的牺牲观,1927年4月28日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首登绞刑台”,从容就义。山风掠过耳畔,仿佛能够听到大钊先生面对这绝美山川心底里发出的铿锵之声。
本次寻访活动注重实地探访、理论研究与红色文化传播相结合,以此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寻访行动主要突出三个特色:
为更生动地展现大钊精神在当下的传播情况,阐述大钊精神的时代意义,寻访团队在寻访过程中,对村民、学生、观众等进行随机采访。从十来岁的孩童,到花甲老人,都纷纷讲述了自己所了解的李大钊的故事,自己心目中李大钊的样子,以及大钊精神对他们的影响。一句句赤诚的话语,让寻访团队直观地感受到大钊精神在当下的强大力量。
寻访活动强调学术性和专业性,得到了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徐光寿,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理事郭金良等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了寻访行动。
寻访团队特别邀请乐亭县原政协主席徐兴信,原中共唐山丰南市委党校副校长冯铁金,李大钊纪念馆园林部部长、协同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馆员刘晓艳,唐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雪等等多年致力于乐亭当地文化研究和党史研究专家进行深度访谈,讲述他们在李大钊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和从事研究工作的心路历程。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代代学者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他们不仅是李大钊的研究者,也是大钊精神的践行者。
“初心之光:伟大建党精神溯源行动”也是中共一大纪念馆加强党建共建合作的又一探索。上海南房(集团)有限公司一行5人全程参与寻访行动。李大钊纪念馆馆长李敏,副馆长于海英、丁志民及相关工作人员协助完成了对大黑坨村、李大钊纪念馆的寻访。卢龙县委书记张志明,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政府副县长陈纪行,卢龙县旅游文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迎春,县教育工委书记、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沈立志,卢龙县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马洪波等为卢龙永平府中学堂旧址的寻访工作提供了大力支持。李大钊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宝珍、副院长田晨英、教务处处长郑伟等共同完成昌黎县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的寻访活动,并进行现场教学。寻访行动加强了中共一大纪念馆与相关单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开创了党建共建合作的新模式。
未来,寻访团队将沿着革命先驱的足迹走遍大江南北,以实际行动践行伟大建党精神。
来源:中共一大纪念馆
发布:中经在线
责编:侯晋平 房旭青
编审:熊 辉 王海珠
荐稿:安瑞华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全称中国经济报道)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国家战略部署,由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森林康养建设工作委员会、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等百家权威机构联合共建,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是一家公益性融媒体综合赋能平台——以“红色领引、小康经济建设、政府三招三引、推进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为企业产品走进国际市场开辟多边贸易”。始终坚持正能量,高唱主旋律,以“报道中国,影响世界;融合发展,共创未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企业发展”为办网宗旨。依托各大主流经济报刊社,整合3000多家网络媒体,300多家地方电视台,500多家海外媒体,形成覆盖全球的经济资讯交互合作机制。是专注于以经济信息合作为中心的产经资讯交互合作平台,也是面向全国以项目运营为主、媒体、政企、智库、商协会联动发展的开放型融媒体综合赋能平台,同时也是多家报刊社提供媒体支持的融媒体集群矩阵和产业智库资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