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自主品牌为区域经济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

    2023-02-16 13:16:56    作者     浏览量:4708033

0.jpg

微信图片_20230216131434.jpg

  摘要:面对复杂多变国际竞争新格局,为顺利实现“两个百年计划”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根据国办发〔2016〕4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文件指示精神(2)。要求我们在各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上冷静思考,总结经验,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有力推进与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强化品牌建设,以创新驱动、重塑各城乡区域品牌形象,打造具有各区域特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自主品牌。

  面对国际竞争新格局、新常态,我国经济增速“换挡”将面临“爬坡过坎”和无法避免的转型“阵痛”。在这个发展关键节点上,我们何以推动各城乡区域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何以由原来的“数量效应”向“质量效益”中高端转变。根据国际竞争趋势与我国各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竞争,无一不是体现在品牌的竞争。从国际经济竞争层面上讲,品牌是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与整体形象的具体体现,更是我们各城乡区域经济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核心领导均先后对东南沿海、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考察调研,深知我国各城乡区域产业集群不少处于“传统制造”和外来“贴牌加工”的低端环节,市场竞争乏力。针对这一发展现状,2014年5月,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敏锐指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1)”这一科学研判,切中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害,点出了我国各城乡区域经济与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是我们当今与未来各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和创建民族自主品牌的行动指南!

  为了顺利实现“两个百年计划”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根据国办发〔2016〕4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文件指示精神(2)。明确要求我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冷静思考,总结经验,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有力推进与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强化品牌建设,以创新驱动、重塑区域品牌形象,打造具有各城乡区域特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自主品牌。探究一条从“数量经济” 到“质量经济”与 “品牌经济”效应发展新路。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与著名品牌发展的成功经验,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凝聚足够精力,开辟更多途径,集聚本城乡区域经济文化特色,整合自身要素资源。倾力抓好各城乡区域经济品牌培育与品牌建设工程,努力形成数量众多、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竞争力强、区域产业集群效益突出的民族自主品牌,才是我们各城乡区域经济与企业发展的为商之道,为政之要!

  在落实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强化品牌建设和品牌培育,为我们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注入新动力。当下,我国经济进入一个转折的发展关口,各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自身区域产业群体实力的提升和跨越。面对竞争激烈、要素资源比较紧缺、先发性优势逐渐弱化、各产业整体实力优势不再明显的情况下,各城乡区域经济可持续中高速发展路在何方?用世界管理思想战略权威、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的话说:“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此,笔者认为,要想让每个城乡区域产业集群能有效提高生产率,获得外部经济与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那么,在落实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强化品牌建设和品牌培育,为我们各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注入新动力。因为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品牌对区域经济效应十分显现。所以,唯有从品牌的科学构建与培育来提高我国各城乡区域的创新能力;唯有从品牌力来提高自身区域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唯有通过品牌效应来赢得更多的市场、更好的效益和谋求更好的发展。

  目前,从我国经济结构的总体格局来看,无论从南到北、从东至西及中部地区,各城乡区域经济产业集聚均有自身的区位特色。虽大多数仍然处于“传统制造”与“贴牌加工”,但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就会发现,我国各城乡区域经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只要我们抓住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发展战略。围绕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示范的战略定位和推进与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利时机。克服“机械思维”与“破窗效应”的发展方式,对各自身城乡区域经济与产业集群进行全盘规划,加大对自身区域科技创新与品牌创新力度。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把品牌战略贯穿于自身区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着力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推动各城乡区域产业从“数量经济”向“质量经济”与“品牌经济”效应跨越。以品牌建设来推进自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城乡区域产业层次;以品牌效应来扩大声誉、赢得市场、提升自身城乡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近几年,重庆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典型(3)。他们针对不沿边、不靠海的地理条件,以构建“大平台、大通道、大通关”为抓手,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提升了工业对外开放水平。在巩固现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液晶显示、物联网、机器人、页岩气等10大新兴产业,为本城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重庆的“五大功能”定位,使自身区域产业结构明显优化,GDP成二位数递增。在新一轮城乡区域竞争中抢占了制高点,把握了主动权,实现了由“质量经济”与自主“品牌经济”效应新跨越。

  实施品牌战略,为我国各区域经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 我国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品牌战略已结丰硕成果。但目前对各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实施品牌战略依然任重道远,仍有一些人这样片面认为,品牌在市经济时代与地方政府没有多大关联。其实,品牌在经济社会里,它囊括社会所有行业,笔者曾在《福布斯中文网》、《光明网》等国内外主流媒体发表的《适应经济新常态 品牌强国更当时》一文中对品牌概念与品牌对区域的发展的效应作了详细阐述。因此,各城乡区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有必要把品牌战略列为当今与未来各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利用各自区位优势,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依托,促进各城乡区域产业集群规模化、品牌国际化,助推各城乡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毫无疑问, 我国要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各城乡区域必须走品牌国际化之路。这不仅需要各区域产业企业自身努力,而且需要各级政府的重点引导和扶持,更离不开主流媒体与社会各界的推动与支持。在此,我们各城乡区域有关部门首先要在观念上及时转变,以长远战略发展为出发点。以品牌为载体,全力打造支撑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建设科技创新基地。提高品牌企业的创新投入比重,着力在自身城乡区域内树立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品牌。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完善品牌利益保障机制,真正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自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充分发挥著名品牌企业产业链的核心作用,带动自身城乡区域内各支柱产业全面发展。正如华为、格力、茅台、五粮液、扬子江药业、广药集团等企业就是中国当代各区域产业企业品牌的成功个案。他们通过这些著名品牌企业使自身城乡区域在现代工农业、旅游、文化等领域内重点创立和发展了众多品牌。让自身区域各产业企业品牌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使品牌效应在整体上提高自身区域产业集群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其次,夯实品牌战略基础,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目前,国内各城乡区域产业集群中不少存在自主品牌缺失之痛。出口产品价格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各城乡区域经济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发展的主动。那么,就必须改变过去靠投资拉动而片面追求经济规模与增长速度的发展方式,着力倡导社会与企业强化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克服“喊在口上,念在纸上,讲在会上。”下真功夫在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关键部件、核心技术上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走内在提升集约化品牌经营之路,努力为自身城乡区域打造一批跨国型企业,创造和培养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另外,完善自身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在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与自主品牌打造与培育进程中,倾力支持各产业集群品牌创新服务体系,优化本区域内产业企业品牌发展环境。促进自身区域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向品牌企业集聚,充分发挥知名品牌在产业集群中的引领作用。积极引导本区域企业走品牌创新和技术创新之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强化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品牌经营服务等方面能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与品牌附加值,深度挖掘和延伸品牌文化内涵,促进本城乡区域科技不断创新、自主品牌形象迅速提高、品牌企业产业链向纵深发展,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为各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引擎点燃关键“圣火”。

  再次,以建立“自身区域向中高端发展”为契机,全面开展“万企争创自主品牌”活动,夯实自主品牌培育工作基础。对产业比较集中、已获得本区域或国家品牌的企业应加快品牌集聚。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形成自身区域企业品牌的集聚效应,提升本城乡区域经济在国外的知名度与竞争力。坚持以“扶优”和“治劣”两轮驱动为原则,严厉打击制约品牌发展所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等违法行为。坚持“抓大” 又不“放小”的发展模式,加大扶优、扶强工作力度,建立和帮助规模以上企业迅速形成具有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品牌创建和品牌培育机制。同时,还要扎实抓好小微企业的创新与质量管理工作,通过广泛动员、培训指导、典型示范、监督检查等手段,强化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促使自身城乡区域各产业所有企业产品质量均达到或超越国家标准。让本区域企业产品质量在整体上得到迅速提升,实现从某个产业企业做强、做大向整个城乡区域产品质量全面提升转变;从单个企业品牌向整体产业集群的民族自主品牌转变。全面提高各城乡区域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充分凸显品牌对区域经济的“乘数效应”, 为中国各城乡区域经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

  (作者系全球品牌、创新、人才、企业家概念科学阐述第一人。亚洲经营智库首席研究员、企业经营战略顾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经网.中经在线专家智库特约专家、首席研究员。专注区域经济、乡村振兴、民族产业、品牌发展研究与企业经营战略创新创意管理工作,国内财经、品牌、管理实战知名专家、多家权威媒体财经、品牌、管理、文学栏目专栏作家、诗人)

源载:|2016-07-15 09:2|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

参考资料:

(1)、新浪网:《"三个转变"理论助推中国企业品牌升级、质量提升》地址链接:点击跳转

(2)、央广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地址链接:点击跳转

(3)、人民日报:《重庆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有取舍有作为有未来》地址链接:点击跳转

发布:中经在线

作者:欧廷君

编辑:熊辉 王海珠

1660703391527602.jpg

16507116977988511.png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者”,中经在线联合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京忠智库及各省市人民政府驻京办、各省市商协会、上市公司、500强企业、央企国企、各大金融机构资源,被誉为赋能经济“三驾马车+”超级集群综合赋能平台,“融媒体+商协会+专家智库+”联手发力,助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以独特的资源优势赋能企业发展!

165916895773206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