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底层逻辑
2022-02-10 10:41:34 作者 浏览量:2766241 中国经济报道2月10日讯(熊辉 王海珠)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在这一年里,各级政府相继挂牌成立乡村振兴主管机构,众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设立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教学、科研机构,各类企业、社会团体推出乡村振兴技术和解决方案。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现实环境,数字化赋能农村农业农民全面发展的数字乡村建设,取代“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农村电商,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
农业是“基本盘”,“三农”是“压舱石”,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在“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的当下,我们迫切需要思考乡村振兴的内驱力、连接器和创新源。
构建乡村产业的生态链合
夯实乡村振兴内驱力
1. 乡村产业的三个底层逻辑
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竞争,不再是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等生态协同能力的竞争。“散而小”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构成了产业的基础单元,尚不足以形成产业竞争力。
乡村产业竞争的内驱力包括三个方面:
● 一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协同效应。“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是乡村产业生态的“小气候”“小循环”。
● 二是做活一个产品,带动一个产业。威士忌之于苏格兰、可口可乐之于亚特兰大、酱香酒之于茅台镇等,正是好产品带动好产业,自然形成循环经济体,为小镇创造美好的前景,让城市拥有国际化视野。
● 三是“连接,不占有;影响,不控制”的乡村产业之生态链合。这是共享经济的要求,也是乡村经济社会、下沉市场(三线以下城市、县镇及农村地区)和小镇青年等特定生态环境决定了的产业协同方式——不是联合,不是整合,而是由法理与人情共同约束。
2. 茅台镇:一瓶酱香酒,连接有机高粱种植和白酒包装产业
“酱香热”为我们提供了乡村振兴的本土案例。贵州茅台镇有着类似苏格兰威士忌产区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禀赋,形成了酱香酒产业集群。
在酿造业的带动下,茅台镇初步形成了酿造及其包装配套、山地高效农业、生态及水资源保护等完整产业链。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仅仁怀市有机高粱种植面积超过28万亩,涉及19个乡镇(街道)、152个村(社区)、147个专业合作社,年产量高达7万吨,产值超过7亿元。同属遵义市的新蒲经开区,特别启动了“携手‘酒都’,共建包装产业集群”项目。
根据贵州省“十四五”规划,为将茅台镇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将进一步强化微生物资源保护、优质原料供给、科技赋能酒旅三产融合等,努力让白酒产量达到60万千升,总产值达2500亿元。
我国各地都有粮食、水、微生物等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均可以立足于独特资源禀赋的循环经济体,打造基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乡村产业链“小循环”,进而促进区域协同的“大循环”。
开发乡村IP及衍生品
增强与外界连接器
1. 乡村是文创素材的宝藏
乡村“小循环”与区域“大循环”需要强有力的连接桥梁和纽带。
乡村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创素材,IP(知识产权)和衍生品开发,构成了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乡村IP将生态资源、特色产业、独特历史文化、村落风貌等转化为可视性、代表性、标志性的符号,并与区域“大循环”和外部“大市场”连接,推动着“一根网线连接城市与乡村”向“乡村IP联动工农城乡”的转变。
近年来,故宫和迪士尼等IP运营为乡村IP开发带来诸多启发,国外的日本熊本县、熊本城以及熊本熊等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国内的李子柒个人IP、十八洞村精准扶贫IP等,为乡村IP开发积累了丰富经验。
2. 根植于乡村生活的红色资源
李子柒以精致视频形式打造个人IP,展现了一个田园牧歌版的乡村生活,自然而然地将时令美食、民艺手作、古风生活等乡村文化呈现在人们面前,十八洞村则是典型的属于乡村的IP。
作为精准扶贫的典型案例,“十八洞”从区域公共品牌的打造升级为边城旅游和爱党爱国IP,同时推出特色茶品牌。
公开数据显示,在“十八洞黄金茶”IP带动下,花垣县发展茶叶种植面积10万亩,基本实现12个乡镇茶叶产业全覆盖。
而且,“十八洞黄金茶”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比如健康有机的优质茶、精准扶贫的爱心茶、民族团结的和谐茶、乡村振兴的幸福茶等。
3. 每个乡村都有一个专属IP
乡村IP的共同特点在于因地制宜,尊重乡村自然和历史独特性,挖掘核心特色,构建朴实的IP价值体系,并由专业的运营团队孵化出强劲的生命力,甚至形成完整的IP生态链。
简言之,从区域公共品牌到乡村IP,从IP符号化和记忆点到IP价值体系,从IP生命力再造到完整生态链构建,打造乡村IP的案例库和方法论已初步形成。
据此,乡村IP成为整合农产品、住宿、餐饮、旅游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的载体。
依托乡村特色资源,按照“乡村统筹、镇域聚集、镇村联动”的方式,将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等区域公共品牌升级为每一个乡村拥有一个专属IP,或将构成乡村与城市交互的新载体。
开展乡村本土“双元制”
职业教育,培育人才创新源
1. 乡村人才依赖内生机制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形势下,乡村人才短缺、人口空心化、老龄化成为重要的掣肘因素。
完成乡村人力资本的再积累,需要构建适合人才成长、激发人才活力的软环境好氛围,要坚持以本地人才培养为主、引进或流入人才为辅的方式,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支撑队伍。
● 一是按照因材施教、精准培训的原则,面向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着重提高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干部、科技人才、乡土人才等现有各类人才的科学素养和技能。
● 二是按照工农互促、城乡互补的要求,学习当年“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做法,借助乡情乡愁的纽带作用和乡村生态环境的吸引力法则,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集聚。
● 三是通过社会舆论和社会荣誉体系的创新,形成乡村发现人才、集聚人才、激励人才、用好人才的新机制,让新型职业农民拥有更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八洞”从区域公共品牌的打造升级为边城旅游和爱党爱国IP
2.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值得借鉴
乡村产业发展不同于城市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乡村公共服务和治理也不同于城市集中式管理和运营,需要更加注重乡土气息、区域差异性。
包括农业企业实训基地、孵化基地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或能解决乡村振兴的人才可持续发展问题。
“双元制”教育最早发端于德国,如今已经是企业和职业学校合作共建的代名词。所谓“双元”,顾名思义是指参加教育培训的人员需要经历两种场景的培训。
一是职业院校,主要学习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培养通用能力。二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为学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该职业教育模式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引入我国,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认知。
3. 在乡村先行先试“双元制”本土化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类似于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此之前,苏州发布了全国首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标准,即《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南》。
济南启动全国首个省部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开展德国“双元制”的本土化改造,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基本制度和模式。
我国乡村蕴含着丰富的急需科技赋能的传统产业,本土化的“双元制”教育,可以考虑先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特色食品工业、农产品电商及跨境电商等迫切需要的领域切入,推动为职业学校课堂学习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乡村,是社会的基础单元,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集中体现,是城与乡、工与农的交汇点,是内循环与双循环的发端。全面乡村振兴必然是人与自然、城与乡、工与农、内与外交互关系的重构。
在这个重构的过程中,乡村产业是基础,乡村IP是连接,而人才是核心。
由产业、IP和人构成的复杂网络中,持续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则是永恒的主体,更是全面乡村振兴的底层逻辑。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者”,中国经济报道联合权威机构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京忠智库等,被誉为赋能经济“三驾马车”,媒体+商协会+智库联手发力,助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以独特的资源优势赋能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