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
2022-03-06 20:49:40 作者 浏览量:397132中国经济报道讯 熊辉报道(作者 王雨轩)站在视觉印象的角度,世界很浅显,就是通过光影造就的。
之所以如此断言,是因为图画与影像皆属于光的产物。你扩张眼的边界以试图充实你的内心,你先是看见一些什么,然后才感悟另一些什么。当你懂得一些什么以后,再开眼界,届时便又能看到一些从前所不可见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被分为几类长着两条腿的半盲人:要么在失明的大路上愈走愈远,要么在复明的胡同里越绕越晕……为什么失明的路反而坦荡呢?因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容易,两只眼都睁开,太难。
你偶尔也会思考思考,问问自己美丽是个什么,可你等不及得出答案,就被现实喊去了。我意不在指现实是丑恶的,它也不坏,是个中性原滋原味的。可现实确有一处不好,它在你每晚入睡时,将你的心挪揄到沙地上反复地磨,就像乌鸦一小口一小口啃噬死去的海鸥。当你觉醒了,做的梦却不记得,误以为什么也没发生。久而久之,心便成了木头。
入夜,你在铺满地毯的房间里漫步的时候,简单想了想这个问题:关于美是什么,你又是如何看见它的。当你入微地关联人眼与镜头之间的一切时,发觉这是颇有意思的课题。
你知道添加上滤镜的、精心调过色的照片会比原片看起来更诱人,更生动,更富有韵味。物还是此物,人也是此人,但就是哪里不同了,高级、雅致起来了。小指头再轻轻一划,另一层色调顿时取代上一层,一种新情绪取代了旧的,就这么层层递进,总之能挑出些赏心悦目的。你自拍的时候如此,摄影师修理相片的时候也如此,这事无可厚非。
可是人眼便注定拼不过镜头吗?眼睛所看所观测到的一切,不是本来便带着天赐的滤镜吗?它就是最为高级精密的仪器,也就是说,人关于美丑的认识,是纯天然的滤镜通过光影随机排列与组合带来的,我们当然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去调试这份初始准则。
实然与应然相悖,如今事态多半是这样的:你于自然之境观察到一些自认为美丽的事物,立刻产生掏出手机拍两张的冲动,于是当下的美好画面便被隽永地复印在机器的背面了。当你返回家中,面对索然熟悉的一切掏出设备,重新观测早些的画面,萌生出“不够!我得将它变得更美才行”的冲动,于是将相片丢入软件中编辑。这时便轮到滤镜与调色出场,一切都在参数的指导下顺理成章。
照片早已与美景本身天差地别:一个存于记忆,另一个困滞在程序里,二者在快门响起的瞬间便化身两种绝然不同,却丝丝入扣的物质——这是你我都明白的。站在你右边同你一起欣赏风景的友人,和那位没见过美景却翻看了你相册的友人,他们之间又是何等微妙的关系呢?你,作为肉眼接收过自然之馈赠的客体,又同时作为重塑了这份馈赠的主体,你既是一个客人,一个被赏糖的孩子,又是一个主人,一个试图给大自然二次生命的父亲。
但你唯独不可能作一个母亲,因为你根本生不出大自然,你不具备这项功能。自然是由自然本身孵育的。
那份美被电子化,被数据化,被沦为算法的一枚棋子。这一刻,你叩问自己:我找到的美去哪了……
一天二十四小时:日与月的恩赐,写字台上的小暖灯,百叶窗的形状,它们决定着每一秒钟的光和影将如何被投射……从共享的空间滑向私密的房间,从大自然的胸脯落入你双眼。你根本不知外面历经了什么,才使自己看见了。
窗外的雨、雪、风、尘,清晨雾沼沼的水汽,大气中弥散的微粒。落在土地上的雨被蒸发进了天上的云,于是又化为雨、雪、冰、霜,周而复始坠入人间。这一切影响了你所能看到的,视线范围内可见的。一切造就了一切,一切影响着一切……它们属于自然,超乎自然,源于自然,归乎自然,如此自然的万物,被光和影以曼妙得不可言说的方式被抛入你的视觉,这不得不使你感到万幸。
你的双眼似乎还没意识到这份幸运,在看过太多片流云飘落,观赏过太多只白鸽飞过后,你仿佛失去了幼年期才拥有的难得的敏锐。你宁愿相信自己依然机敏,且更懂得如何洞察看似现实的一切,可你不得不同时面对已经麻木的那一小部分:你的心。
你开始抱怨见不到漂亮的东西,常常喟叹今日已远远落俗于过去,不再信手指向操场尽头那个惊雷一般的理想了。荧幕女郎的脸,美得不可方物,到头来却连你初恋嘴角的一粒痣都不如。这样的审美究竟还剩什么意思,值得你继续沉沦?
你再次扪心问诊:还记得起第一次看雪的心情吗?还记得平安夜咬下第一口苹果的酸味吗?记得冰冷的雨珠嵌入皮肤的知觉吗?记得童年的晨雾扑面而来的氤氲吗?记得那年夏天湿热的暑气,和马路牙子上嗦溜的那根滴滴答答融化着的奇彩旋吗……
你分明记得,却也忘得差不多了。
想重拾美我们须回到自然,回到我们住过的第一个家。我们可以顺着记忆里蜿蜒曲折的小路,在短了路的夜灯底下,半摸着黑寻找。转过街角,我们终于又闻得到猪油渣窜鼻的香味儿,然后狠狠地咽一口唾沫。是谁家姥姥在炸辣椒,谁家的擀面杖从门缝传出乒乒乓乓的声响?
这香气和噪音竟能呛出人的眷恋跟不舍!一须臾间我们想起了一切,在猛然抬头的瞬间睁大双眼,遇见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年的自己:我们还坐在那棵参天大树底下,一边流汗一边躲着太阳,把耐心献给正在搬家的蚂蚁,痴心献给同桌的长发……无论曾多丑陋的、困惑的、烦扰的、忧惧的、邪恶的、痛苦的,在这个记忆沟壑的拐弯处披上美丽的形态,统统变成了美。
手中没有镜头,可我们全看见了,像是无人敢阻拦似的。没有停下,我们快步地走,直到路的尽头。
窗外还是下着雨、雪,飘来风、尘,升起清晨雾沼沼的水汽,大气中弥漫着微粒…..一切造就了一切,一切影响着一切,任你想去吧!没有哪两件事物之间毫无关联,它们总是坐落在同一张蜘蛛网上。你想到这美是如此复杂的东西,立马忍不住对它生出怜爱来,仿佛除此之外,再产不出别的情绪了。
你我的体内分明拥有着美——美的印象就封存在你我体内。既是美属于你,又是你属于美。你们像世间万物一样互相包含交互着,失去一方都不再立体了。美如此有心追随着你,可你那么无情抛弃了它。在放弃它之后,你却残存一点虚幻的念想,渴望在某个时刻捡回这个遗失的,就像儿时不知丢在哪儿的宝贝,当时你的心终究被撕裂,后来又开膛破肚地缝补好了。
如今,是时候扔掉滤镜了。与之同类的还有手机、键盘、宵夜,低俗小说、心灵鸡汤、土味情话,一根接一根烟、一盏又一盏酒……这清单可以无限扩充假如你乐意的话。扔了这些你穷追不舍好一阵子的东西,它们正掏空填充着你五脏六腑的一切,正削弱你的视觉、嗅觉、听觉、知觉,正顺着虹膜钻入神经,并意图在之上扎营,只为了有朝一日它们夺地称王,名正言顺地腐蚀你的骨肉、脑髓。肉身的消解是无可羞怯的,但思考的空缺将堵死唯一那条允许你看见美的胡同。从那以后,你能看见的便只剩满地枯容。
所以,何不扔了这些你穷追不舍好一阵子的东西,在光影交错的瞬间,日月更替的刹那,梦醒后依然丰溢的时刻:不可言说的美,必然在万物皆不受控的神秘时刻,纷至沓来。
读后感言
王京忠:中国经济报道总编、京忠智库领袖联盟、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给予这篇文章高度的评价。
这是一篇从标题上很难想象具像内容的文章;看完文章的内容又很难联想标题之寓意;因为通篇文章充满蒙太奇电影般的迷幻电音之玄。
故尔瞬间在脑海里浮现出N个与文章内容相关联的题目:
《两个世界》、
《浮光掠影》、
《视觉觉醒》、
《虚拟与现实》、
《哲思》……
作者段落之间跳跃之大,思维导图霹雳闪电,笔下文字风起云湧,驾驭语言之功令人慨叹。纵观全文主题与内容:时而聚焦环环相扣,时而却抒情散文般若即若离,时而又首尾呼应凤头豹尾,时而却日月星辰天上人间……视觉觉醒令人窒息。作者思想的野马驰骋天涯,让你在虚实结合的天目之间,感动滤镜修饰之美,美不胜收。
领会现实真实之美,美美与共。
掩卷深思:
人生在世,
光影交错,
生活于浮光掠影两个世界,
“天目”顿开,
火眼金睛昭然若揭。
观赏奇文妙语,
影像华彩乐章!
这是一篇有一定思想深度认知的短文,又是一篇蕴含着新时代海外留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思维导图,在创作手法上还具有一些潜意识流的味道儿。总之,这是一篇值得一看,并引起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思考的习作。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者”,中国经济报道联合权威机构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京忠智库等,被誉为赋能经济“三驾马车”,媒体+商协会+智库联手发力,助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以独特的资源优势赋能企业发展!